9月22日由文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部长论坛在杭州开幕。9月24日下午,论坛嘉宾一行80余人来到中国丝绸博物馆参观、访问。
跟随赵丰馆长的精彩导览,论坛嘉宾一行首先参观了丝路馆“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主题展览。
在参观过程中,嘉宾们不时驻足欣赏各类展陈精品,丰富的藏品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蚕桑馆和织造馆,嘉宾们对生动的非遗展项和古代织机复原模型惊叹不已。展厅中的缫丝、杭绣和古代织造技艺表演让嘉宾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的蚕桑丝织技艺。
中丝博女红传习馆首个校园基地——大关小学的学生们在展厅中为嘉宾们表演了传统的扎染、手绘和小织机演示等女红技艺,展现了中丝博对传统纺织技艺的弘扬与传承。
丝绸之路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嘉宾们步入时装馆参观了临时展览“古道新知”,对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科技保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中丝博还特别为嘉宾们呈现了一场来自NE·TIGER的“中国华服秀”。18套华服的面料采用中国传统的织造工艺,将刺绣、云锦、缂丝等织绣工艺美妙地融于一身,引领嘉宾们感受中国当代丝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与当今时尚结合的艺术魅力。
《丝绸与传统:中东欧与中国当代丝绸艺术展》正在银瀚厅展出,由中东欧及中国的艺术家在丝绸上创作关于当地传统文化的艺术作品,并将其设计制作成服装。嘉宾们逐一欣赏了别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并与艺术家们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克罗地亚文化部长Nina Obuljen Korz?inek 还特别向赵丰馆长介绍了本国的养蚕科普书籍,并表示回国后将会寄给我馆以促进双方进一步的学习与交流。
赵馆馆长随后接受了塞尔维亚记者的采访,对杭州丝绸、丝绸之路、丝绸的过去与未来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茶歇时间,锦绣廊准备了丰富的文创及凯喜雅丝绸等特色产品,让嘉宾们在感受丝绸文化的同时,也能将关于杭州、丝绸与丝博的美好记忆带回家。
中欧与东欧,是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一段。多年来,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参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文化建设,从遗产保护、大型展览、学术会议到文化交流合作。在未来,我们也希望能与中东欧各国加强联络与沟通,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