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馆启用期间活动精彩纷呈
在这丹桂飘香秋风送爽的的金秋时节,“锦绣世界”国际丝绸艺术展开幕暨中国丝绸博物馆新馆启用仪式于9月23日下午在新落成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时装馆大厅隆重举行,出席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段勇、浙江省文化厅长金兴盛、杭州海关关长王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沙八航(Mehrdad Shabahang)、法国里昂纺织博物馆馆长杜兰德、俄罗斯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雷维金、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副馆长松本伸之、韩国国立古宫博物馆代理馆长金圣培、俄罗斯国家东方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阿勒科山德·戈洛夫。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同行、纺织品研究专家及一直来关心支持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300余人。
开幕式由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柳河主持, 浙江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沙八航先生(Mehrdad Shabahang)、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分别致辞 。
在丝绸博物馆发展的历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单位的捐赠和支持。关强局长、段勇司长、金厅长、王松关长、赵丰馆长为捐赠代表北京尼太格皮草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峰、浙江凯喜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金根、浙江华之毅时尚集团有限公司代表、芭芭拉女士的代表贺祈思先生、林霞颁发了捐赠证书。
中国丝绸博物馆新馆启用以后,将面对新的挑战和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要谋求更多合作。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国丝绸博物馆与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法国里昂纺织博物馆、俄罗斯国立历史博物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最后,关强局长、段勇司长、金兴盛厅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沙八航先生、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松本副馆长、韩国国立古宫博物馆金圣培执行馆长、俄罗斯国家东方艺术博物馆戈洛夫副馆长、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一起为“锦绣世界”展览开幕及新馆启用仪式剪彩。
开幕仪式结束后,来宾们参观了“锦绣世界”国际丝绸艺术展和基本陈列。
在夜幕降临时,来宾们在丝博馆的内西湖欣赏了一场由国内著名的NE·TIGER 东北虎模特表演队演绎的以“破茧化蝶”为主题的水上时装秀,美轮美奂的表演与强烈的时尚冲击力相结合,令观众惊叹不已,掌声不绝。
在新馆启用期间,丝博馆还举办了多项活动。9月22日在丝博馆的银瀚厅举行了馆长与策展人论坛:博物馆——交互合作的实践。来自国家文物局、国际博协(ICOM)、北京大学、东华大学、香港知专设计学院、大英博物馆、俄罗斯历史博物馆、韩国古宫博物馆、日本东京博物馆、洛杉矶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中国民族博物馆的13位专家学者就“今日博物馆”“博物馆的合作”“博物馆与时尚”三个主题,作了主旨发言。
9月22日晚,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召开了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IASSRT)第一次年会。
9月23-24日,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了锦绣世界国际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UNESCO丝路在线项目主管Mehrdad Shabahan在研讨会的开幕式上分别致贺辞。来自意大利帕多瓦大学、里昂丝绸博物馆、大英图书馆、芬兰国立博物馆、保加利亚索菲亚国家美术学院、韩国传统文化大学、日本富冈制丝厂遗产群研究所、印度文化国际研究院、法国中亚考古研究所、英国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考古所、乌兹别克斯坦考古所、塔吉克斯坦片治肯特区、以色列国家文物局、伊朗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台北故宫博物院、俄罗斯东方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新疆考古研究所、俄罗斯艾米塔什博物馆、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丹麦纺织品研究中心、东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浙大“一带一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的27名专家学者就“欧洲纺织品”“东亚与南亚纺织品”“中亚纺织品”“西亚纺织品”“中国纺织品”“丝路研究的平台建设”作了主旨发言。
9月24日晚“经纶堂之夜”。
9月25日召开了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第五次学术委员会会议。
二、破茧成蝶全新呈现
1.馆舍改扩建打造园林式博物馆
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改扩建项目作为《浙江省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省本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实施类项目,在浙江省人民政府、杭州市人民政府等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省市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自2015年8月1日全面闭馆改造,历经一年建设在G20峰会前完成提升改造,并在峰会期间全新华丽亮相。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中国丝绸博物馆经历了其发展历程中至关重要的大调整,不仅改造修缮了现有展馆并重新陈列布展,更重要的是新增了时装馆、库房、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国际丝路之绸研究中心等空间,可谓脱胎换骨!改扩建后的博物馆拥有展陈面积一万平方米,总面积达四万平方米。
丝博新馆的总体格局颇具特色,设计师在最大化尊重老馆建筑的基础上,采取既延续又差异的建筑语汇构筑新建建筑部分,在保留历史记忆、场地记忆的同时,使得新建筑与老建筑之间产生富有张力的对话关系,形成功能完善、新旧融合共生的园林式博物馆。在丝博馆你可领略古典的意象、引景入室、移步换景的风采。
与此同时,还体现了生态理念,馆内的桑园中设有桑庐,在原汁原味江南古民居中展示农家养蚕的场景。在织造馆的外还有染草园,种植各种染草植物。
2.融古今中外于一体打造精品陈列
为迎接世界各地的来宾,丝博馆利用馆藏资源,构建了以中国丝绸为核心、丝绸之路概念为亮点、融古今中外于一体的完整展览体系。位于丝路馆的“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不仅仅讲述中国丝绸发展历程,也讲述丝绸之路走向世界的故事。位于蚕桑馆和织造馆的“天蚕灵机”,全面展示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相关内容。纺织品文物修复展示馆则是国内不多的将文物保护列入基本陈列的实例,把纺织品文物科技保护的过程真实展示在观众面前。“更衣记——中国时装艺术展”是新增的中国时装展,缩影了中国最近一个世纪的服饰生活和对美与时尚的追求。“从田园到城市——四百年的西方时装”则是通过西方服饰史中的代表性服饰,全面展示了西方时装四百年的发展轨迹、时代特征、服饰风格以及时装与艺术的关联和影响。在时装馆还设有临展厅,不定期地举办各种专题展览。
新猷资料馆为纺织科研的公众免费提供蚕桑丝绸史、染织服装史、纺织考古、丝绸之路相关的有历史价值的中外报刊书籍、音像资料等借阅服务。
为更好地给观众提供服务,馆内还有锦绣廊、经纶堂丝绸精品店、丝博商场可供品尝咖啡、阅览图书,购买丝绸相关的文创产品及丝绸制品。
三、展现国际合作精心策划“锦绣世界——国际丝绸艺术展”
丝博馆多年来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更好地展示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丝绸艺术魅力,丝博馆精心策划了“锦绣世界——国际丝绸艺术展”。展览介绍世界各地生产或使用的丝绸种类,它们包括织造、印染、刺绣等几个大类,全部或部分使用丝绸材料。其中某些展品甚至早到8世纪,但大部分展品年代则集中在最近的两个世纪里。共展出197件/套来自日本国立东京博物馆、韩国国立古宫博物馆、俄罗斯东方博物馆以及我馆馆藏的意大利、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的丝绸精品。其中最为珍贵的是来自日本国立东京博物馆的原藏于法隆寺和正仓院的珍品,每个月只展出4件。该展览展出为期三个月(9月5日至12月5日)。
为了加深人们对展览的印象,增强对各国丝绸艺术的理解,扩大展览的效益,推动跨界合作,博物馆将在展览期间特别策划“丝路之夜”系列活动,将以讲座、音乐、饮食文化等形式推广相关国家的文化。并希望籍此有更多的人关注丝绸之路,爱好丝绸艺术,了解世界文明。
四、传承中华美德开设女工传习馆
丝博馆的展览内容涵盖了传统的女红,为传承中华美德,丰富展览内容,增强展览互动性,同时也为让人们在当代快节奏时代中体验传统技艺,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丝博馆在新馆建成后专门设立的体验场馆“女红传习馆”,其主要功能是面向广大观众开设染、织、绣、编等与纺织服饰相关的专业课程,其长期目标是在女性传统纺织技术的传承、发展、创新等方面做出努力,以满足大众热爱传统文化和传承传统技艺的需求。
中国丝绸博物馆是一个以中国丝绸为核心的纺织服装文化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承和创新的国家一级博物馆。通过提升改造将向世界展示一种全新的以丝绸为核心的纺织服饰文化遗产收藏、研究、传承、展示、传播和创新体系,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机构。我们相信,通过丝博人的共同努力,丝博馆的明天一定会更好。(通讯员:俞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