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初,成都博物院新馆开馆试运行,其常设展览《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中展出了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提花织机的原件以及复制件,这是继2015年10月11日在杭州举办“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织机研究成果发布会”后的再次亮相。
该复制件由成都博物院委托中国丝绸博物馆制作,缘起于中国丝绸博物馆牵头,联合成都博物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共同申报的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专项课题“汉代提花技术复原研究与展示——以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织机为例”,其中复原复制的原始大小且可操作的提花织机是专项课题的重要研究成果,已经作为中国丝绸博物馆和成都博物院常设陈列展品,向广大观众进行宣传展示。
2015年10月11日,在国家文物局与浙江省政府主办的“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特展中,这台提花机首次现身。同时,中国丝绸博物馆与成都博物院共同发布了汉代提花机的复原研究成果。在发布会上,成都博物院院长王毅和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分别介绍了老官山汉代提花机的的考古发现情况和研究、复原情况。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英国李约瑟研究所所长梅建军,丹麦国家基金纺织品研究中心(CTR)主任Marie-Louise Nosch,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高级研究员Dominique Cardon从专业的角度对此作了点评。专家们认为成都市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的4台蜀锦提花机的模型,是第一次出土完整的西汉织机模型,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史和纺织史的空白。这些织机曾用于生产汉唐时期的蜀锦,而蜀锦是当时中国生产丝织品中的重要代表,其织造技术也应该会随着丝绸的传播而传播,它对丝绸之路中国文化外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类织机对世界纺织文化、也对人类文明作出了极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