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在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成员、法国国家科学院Dominique Cardon博士的积极促成下,Alix Reverchon女士向中国丝绸博物馆捐赠一批19世纪早期里昂丝线标本,赵丰馆长在法国里昂接受捐赠。
经过初步整理可知,这批标本数量近2500个,年代跨度基本涵盖整个十九世纪,以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主。形式上有单纱、股线、花式纱线,材质包括丝和近现代人造纤维,色系涵盖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各个色度。这批标本以其数量庞大、形式多样、材料丰富、色系齐全、背景详实,为早期人造纤维和合成染料研究提供了及其珍贵的标本,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科技资源。
根据相关档案可知,这批珍贵标本均来自于一个国际知名的丝绸企业——Bouscarle公司, 这家公司由Louis Bouscarle(1873-1941)在继承其父亲Luxembourg Bouscarle( 1833-1905)的产业基础上创立。其父Luxembourg曾在一家茜草染色作坊工作,由于合成染料取代植物染料而濒临破产。Louis Bouscarle毕业于里昂高等商学院和纺织学院,他将丝绸之都里昂与全世界尤其是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批标本中有来自上海的高档丝绸和来自广州的柞蚕丝。
里昂位于地中海通向欧洲北部的战略走廊带上,罗马帝国之前已经繁荣,里昂的丝绸纺织业在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丝绸生产为里昂带来了巨大财富和不可忽视的政治地位。到了17世纪,里昂成为欧洲丝绸之都,是法国王室及贵族所用珍贵丝绸的重要产地。至今里昂依然是世界高级丝绸的重要产地,人造纤维和合成染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说这批标本是那个革故鼎新年代——人造纤维与天然纤维并用,合成染料取代植物染料——的实物见证与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