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旧旗新帜——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展”在中丝博开幕(2014-12-12)
2014-12-12

       清末民初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社会环境与经济政治环境的风云变幻,使这一时期的时尚与服饰拥有了与众不同的涵义和显著的特色。由中国丝绸博物馆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旧旗新帜——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展”于12月12日上午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纺织品文物修复展示馆隆重开幕,展出了经中国丝绸博物馆修复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纺织品文物18件。


       开幕式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党支部副书记、馆长助理蔡琴主持,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张岚与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为开幕式致辞。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上海历博资料室主任徐亚芳、保管部主任张宇以及上海与浙江的媒体,包括解放日报、青年报、东方早报、浙江在线、青年时报、浙江经视、都市快报等。








       上海历博馆藏的清末民初的女性装束和社会团体旗帜反映了这一新旧交替时期社会文化多元共通的特点及其间社会思想的进步与开放,是独特的文化遗产。但在传承过程中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文物已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2012年8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委托中国丝绸博物馆对该批纺织品文物进行健康评测,并制定最为合理有效的保护修复方案,实施保护修复。至今,中国丝绸博物馆已完成了26件纺织品的修复工作,这次精选了18件进行展出。展品均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如清石青缎地五彩云龙纹朝服袍,清红缎地五彩云龙纹对襟褂等。经过精细的修复之后,这些珍贵的文物均得以以完整的面貌与观众见面。





        与以往文物展不同的是,本次“旧旗新帜”展的亮点在于不仅是文物的展示,更是从文物修复的专业角度展现这些文物背后一整套完整、系统的保护修复程序,旨在让观众可以透过文物感受到文物所承载的历史的积淀与传承,体现重要的非物质文化内涵。展览也为文物保护工作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在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今,如何对文物实施最合理、最适合的保护手段和修复方法,以最大程度为后人保存历史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