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赵丰访问意大利和丹麦(2014-06-28)
2014-06-28

       应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历史地理科学/古代世界系和丹麦国家研究基金会纺织品研究中心的邀请,我馆馆长赵丰博士于2014年6月4日至6月28日对意、丹两国进行了学术访问与交流。

       在意大利期间,赵丰应邀分别于6月5日和11日在帕多瓦大学及拉蒂纺织品博物馆进行了“丝路之绸研究新进展”的报告。在此期间,赵丰与帕多瓦大学历史系的合作伙伴对推进《中国的养蚕业》翻译项目进行讨论,同时与帕多瓦大学、帕多瓦蚕桑研究所以及米兰丝绸研究中心的同行就开展蚕茧精细鉴别等领域的合作研究进行了探讨。此外,赵丰还对意大利北部的丝绸生产工业遗产及相关博物馆进行了考察,其中包括Caraglio的捻丝厂旧址、Garlate的阿贝格丝绸博物馆、Abbadia Lariana的十九世纪的捻丝厂遗址及其捻丝机实物。



Padova大学进行丝路之绸讲座


       在丹麦期间,赵丰连续参加了三个会议。

       首先是由丹麦国家研究基金会纺织品研究中心主办的“从东方到地中海地区的纺织品(1000BC-1000AD)术语”学术讨论会,会议在哥本哈根大学举行,赵丰应邀作了“中国文献中的西方毛织物”发言,并就纺织品名物考证的方法参与了讨论与交流。


丹麦Textile Terminology会上发言


       其次是欧洲科学公开论坛(ESOF,EuropeanScience Open Forum)。这一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是欧洲最大的科学大会,今年会议的主题是Science Building Bridges,参加人数据说达4500人。丹麦女王、欧盟委员会主席等均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词。赵丰在“从旧织物中获得新知识”的分场讨论会上作了“丝绸对其它技术的影响”发言,成为参加ESOF大会并发言的唯一中国学者。



ESOF会议上发言


       第三是丹麦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塔克拉玛干的纺织品”系列讲座,赵丰作了“丝绸之路新疆段出土纺织品研究新成果”的报告,介绍了中国丝绸博物馆及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新疆工作站在研究和保护丝绸之路新疆段出土纺织品的最新成果。



丹麦国博作新疆丝路之绸研究新成果报告


       位于哥本哈根的茹森堡宫是丹麦克里斯蒂安四世的宫殿,建于17世纪,其中的写字间于1714年经过装修,距今刚好300年。作为墙布的印绘丝绸到今天保存已十分糟朽。在此次访问中,赵丰与茹森堡宫博物馆馆长以及纺织品修复师就共同研究、复制墙绸并开展保护项目进行协商。



Govone城堡中国房间所见耕织图壁纸


与Rosenberg宫馆长与保护师讨论合作项目


       随着中国政府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跨国申遗获得成功,丝绸之路的研究与保护已渐成为文化遗产界的热点话题,国际合作项目越来越多,合作空间十分巨大。中国丝绸博物馆也有意识在这一方面开展更多的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