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丝连古今 路通山海”,“2025丝绸之路周”开幕
2025-07-12

7月11日,“2025丝绸之路周”主场活动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该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承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执行承办。

本届“丝绸之路周”主题为“丝连古今 路通山海”,特邀内蒙古自治区为主宾省(区),巴西为主宾国。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乔云飞,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承,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包献华,巴西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卢卡斯·利马,世界文化协会会长吕克·罗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冀晓青,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袁永,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曹建恩,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颖杰,浙江省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省新闻办公室新闻发言人骆莉莉,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朱海闵,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浙江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专职副会长邢绘东,福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意大利驻沪文化处处长弗朗切斯科·达仁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项目代表塔拉·戈尔卡,以及巴西移民博物馆馆长亚历桑德拉·德阿尔梅达·桑托斯、德国国际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伯恩哈德·穆勒、马兰戈尼时尚学院意大利校区校长保罗·梅洛尼等领导和代表出席,中外嘉宾约150人参加了开幕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赤峰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和鄂尔多斯市博物馆等20家国内外单位和文博机构的领导及知名专家、学者为“2025丝绸之路周”开幕式发来视频祝贺。

搭建沟通桥梁,让丝路文明更加具象化表达

开幕式上,大家观看了“2025丝绸之路周”媒体推广片和主宾国系列活动介绍片以及文艺节目,中外嘉宾共同启动“国丝海外展厅”项目。现场发布了《2024年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年报》,推出四大板块的“十大榜单”,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领域研究提供新范本。

“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10-12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现场启幕。

展览通过辽上京遗址等出土的精美历史文物和多媒体展示手段,展现草原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碰撞,阐释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展览共展出文物2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60余件。开幕式后,在场嘉宾参观了该展览。

当天上午,“荟萃:多元融合的巴西摄影展”揭幕,该展摄影作品由巴西摄影师克劳迪娅·丰塔纳(Claudia Fontana)创作,利用季节时令的不同变化和城市建筑的轮廓线条,呈现巴西的城市霓虹与都市风景。

当晚,还举行了“内蒙古之夜”暨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草原丝绸之路”主题策展推介颁奖典礼,公布获奖名单并进行颁奖,同时结合主宾省和主题展览推出精彩文艺节目。

开展人文交流,让丝路沿线国家民众更加相知相亲

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集中举行。举办“守护丝路文明:博物馆对话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围绕丝绸之路遗产的保护、传播与博物馆的未来使命开展深入交流与探讨;举办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暨“博物馆视角下的丝路文明互鉴”学术研讨会,深入探讨丝路文化研究与创新。

此外,中国丝绸博物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丝路文化遗产活化创新设计工作坊暨“非遗即时尚”:将非遗融入时尚两年期能力建设项目工作坊第一期培训班,构建合作共享机制,用“讲故事”方式传播非遗。

丝路文化体验大餐线上线下同步发力。聚焦“丝绸之路”主题,中国丝绸博物馆将邀请专家学者开讲“丝路讲堂”系列讲座。联合丝路沿线文博机构,以接力的活动形式开展“遗产点亮丝路”直播、“百馆百物”短视频和丝路文物海报等线上联动活动,相继推出丝路主题工坊、2025丝路纹样填彩、丝路文化进校园和“小小商人闯丝路”研学等线下社教活动。

丝系山海,让丝路文明“大家庭”更加美美与共

在主宾国巴西方面,今年下半年,围绕“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丝绸文化”等主题,中国丝绸博物馆将在巴西的圣保罗和伊瓜苏等城市,与巴西移民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开展“丝绸之路周”系列活动。

将举办“丝系山海:从桑蚕之府到桑巴之国”展览,计划展出122件(组)文物和当代丝绸艺术品,其中文物展品22件(组),全方位展现中国丝绸文化魅力。该展览入选首批国家文物局“文明桥梁计划——文物出境展览精品”储备项目。

中国丝绸博物馆还将与伊瓜苏市政府合作,共建“国丝海外展厅”,举办“丝路绮粲:中国丝绸艺术展”。此外,陌桑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巴时尚之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创新设计发布、中巴学术对话:博物馆促进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等活动持续推出。

丝连古今,路通山海。“2025丝绸之路周”将持续发力,联动丝路沿线国家和国内外文博机构,共同见证“草原丝路”与“海上丝路”跨越时空的奇妙交汇,推进丝路精神古今相连、中外相通,为搭建起文明互鉴、合作共赢的友好桥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持久强劲的文化力量。

近年来,在“丝绸之路周”引领效应的持续推动下,中国丝绸博物馆各项事业发展突破推进,国际影响力有效提升,交流合作层次不断攀升,掀起丝路文化全球传播声浪,5届活动相关报道在海内外社交媒体平台阅读量超10亿次。近日,“丝绸之路周”通过了国际博协可持续发展实践奖初选,该奖项是首个表彰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示范性创新实践的国际奖项,也是国际博协首次面向全体会员颁发的奖项。

来源丨社会教育部、国际交流部

编辑丨苏秀书

初审丨苏秀书

二审丨楼航燕、张成名

终审丨郑嘉励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