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为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5中意时尚艺术之约”灵感源发布会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
01 “时尚”增亮中意交流
2025年是中意两国建交55周年,2024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意文化合作机制大会备受关注。此次活动是由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理工大学、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意大利马兰戈尼学院和央视《衣锦天下》节目组共同举办。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中国文物报社首席编审李文昌、意大利马兰戈尼学院上海校区校长程莹婷、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院长崔荣荣,以及企业代表、媒体代表、青年设计师代表出席本次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驻华代表夏泽翰为本次活动发来祝贺视频。
中国丝绸博物馆季晓芬馆长致辞并介绍活动概况
季晓芬馆长为现场观众介绍“2025中意时尚艺术之约”的主要内容,活动将静态的中意交流展览、沉浸式的中意青年时尚共创工坊、深入的时尚艺术学术对话以及动态的时装秀发布会相结合,激励着新一代设计师们不断突破界限,用现代视角诠释古老文明的魅力,用丝绸讲好丝路故事,用时尚设计拉近民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驻华代表夏泽翰视频祝贺
夏泽翰代表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致力于推动文化多样性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次活动不仅是时尚与艺术的盛宴,更是文化交流持久力量,跨越国界与语言的共同见证。中意时尚艺术交流通过创新与合作,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重获活力。期待通过两国年轻设计师和导师以及合作机构的共同努力,促进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如何和谐共存,共同创造出面向全球社区的新篇章。
意大利马兰戈尼学院上海校区校长程莹婷致辞
程莹婷校长表示,马兰戈尼学院积极促进融合两国文化,此项目不仅关于时尚,也是不同文明之间对话。我们期待突破国界,为时尚世界带来新视角,见证中意两国持续对话,体现创造力、创新和相互尊重的价值观。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致辞
达仁利处长指出,文化拥有跨越时空的交流力量,是解开历史谜团的关键,也是构建更美好未来的基石。丝绸之路不仅是人员、动物和货物的通道,更是技术技能、艺术图案、灵感,尤其是思想交流的宝贵桥梁。如今,通过推动相互尊重和对话,文化交流正助力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和平的世界,让各界人士能够相互理解、和睦共处。
青年时尚设计师代表崔艺发言
崔艺表示,将探索中国风格与国际潮流的结合,以技术赋能传统,解锁中国风格、东方美学的时尚面貌,与时尚设计之都意大利互鉴互融,中意时尚文化将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期待在中意的舞台上共创新的作品。
安踏集团科创总监郑永先致辞
郑永先总监表示,文化是设计的灵魂,科技是创新的引擎。基于安踏全球化发展的理念,我们围绕活动将以“全球视野、文化交融、艺科融合”推进“科技+非遗”模式,续写丝路传奇,让科技为美学赋能,让文化遗产真正融入当代生活美学。
02“活化”探索丝绸之美
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张成名介绍灵感源
张成名副馆长介绍,此次活动以馆藏文物图案,唐红地翼马纹锦、南宋如意山茶暗花罗和辽莲塘双雁纹刺绣为设计灵感源,中意两国携手探索丝绸之美,激发服装设计的灵感,见证古老技艺与现代创意的完美碰撞,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时尚之旅。
唐红地翼马纹锦
唐红地翼马纹锦“翼马纹”图案
辽莲塘双雁纹刺绣
辽莲塘双雁纹刺绣图案
南宋如意山茶暗花罗
南宋如意山茶暗花罗图案
“文物活化·非遗传承”中意时尚艺术之约灵感源发布
活动最后,与会代表共同启幕“文物活化·非遗传承”中意时尚艺术之约灵感源卷轴。
03 “共创”设计文化出海
活动后,将由资深设计师、时尚专家及学者组成的评审团,从中国和意大利青年设计师提交的方案中分别遴选优胜方案。今年暑期,将邀请中意双方30位优秀设计师到杭参加时尚工坊,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联合约10家中国服装企业,将中意青年设计师以丝路文化为灵感源共创的文物活化时尚艺术,用中国蚕桑丝织非遗技艺和现代数字技术完成制作。
同时,主办方将组织中意时尚艺术学术对话,邀请专家学者及设计师参加交流研讨会,搭建两国设计理念碰撞与融合的平台,促进时尚文化的深入交流与传播。2025年10月,计划在北京举办丝路文化遗产创新设计时装发布会展示文物活化设计成果,2026年将在意大利举办展演活动。活动将全程拍摄并生成专题纪录片,在海内外平台传播。
征稿通告
“2025中意时尚艺术之约”活动将面向社会征集设计稿件,具体事项如下:
1.报名方式:设计稿以邮件的形式发到指定邮箱
2.投稿邮箱:design2025@cnsilkmuseum.org
3.截止时间:2025年3月31日
4.联系方式: (1)13968127369 王老师 (2)0571-87032259 潘老师
说明: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