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地点:时装馆临展厅
展览时间:2024年3月7日 - 2024年5月26日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泱泱中华自古有“礼仪之邦”美誉,被世人目为“衣冠上国”,在古人的理想世界中,圣人先贤制礼作乐、修文偃武,垂衣裳即可天下大治。崇尚仁德、信奉礼乐的古人,藏礼于器、服以旌礼,将宇宙秩序、家国伦理,点点滴滴融入衣冠器服。一代衣冠礼器,彰显出一代典章制度;一部中华文明史;汇聚成一部礼乐华章。
作为先秦礼乐集大成者的孔子,一生追寻周礼、弦歌不辍。孔子去世后,葬于鲁城之北,其弟子岁时祭祀,因庙藏先师衣冠琴书。汉武帝年间,司马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祗回留之不忍离去。这些车服礼器,可以视为孔府旧藏礼乐服饰的历史起点,后世孔庙礼器损益皆可追溯至此。
衣冠礼器是孔府旧藏精魂所在,孔子博物馆作为祭孔礼器服饰收藏的翘楚,拥有先秦至民国祭器千余件,明清衍圣公家族服饰数千件。中国丝绸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家以中国丝绸为核心的纺织服饰专题类的国家级博物馆,长期致力于古代丝绸服饰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承与创新工作。两家博物馆亦古亦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联袂打造“孔府旧藏礼乐服饰文物特展”,展出孔府旧藏历代祭孔礼乐器、明清民国衍圣公府传世衣冠近百件。双方期冀通过此展,以彰圣人之德,以昭礼乐之明,以显我中华衣冠之光辉灿烂。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少年立志向学,青年游周适齐,壮年出仕谋政,周游列国,晚年归鲁兴学,纂订六经,序《书》、传《礼》、删《诗》、正《乐》、赞《易》、修《春秋》,以诗书礼乐教育弟子,三千弟子中精通六艺的学生有七十多人。以上六书被后人奉为“六经”,成为中华文化最核心的基因。孔子之前中国数千年的文化,赖孔子以传,孔子之后中国数千年的文化,赖孔子以开。
清 孔子行教像(清单序号33)
纸本设色。图绘孔子立像,头戴巾帻,寿眉长须,目光柔和,微露两齿,着大袖长袍,双手相叠握于胸前,素裳乌履,体态安详。虽无题跋、款署,但所绘孔子刻画细腻,设色高雅,刻画了一位睿智、深邃而又平易近人的孔子,是一幅形神兼备的佳作。此幅画像中的中的孔子形象,是现在所见到的流传最为广泛的孔子形象。
明 孔子观欹器图
绢本设色。 画心上部题有楷书十四行,每行十一字,出自《孔子家语·三恕》篇,文曰:“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问于守庙者:‘此谓何器?’对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明君以为至诫,故常置之于坐侧。’顾谓弟子曰:‘试注水焉。’乃注之水,中则正,满则覆。夫子喟然叹曰:‘呜呼!夫物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进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以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之道也。’左下朱文印三方,一印为“项墨林父秘笈之印”,另两印文不辩,右下角朱文印一方,印文不辨。
明 圣迹图之俎豆礼容
明代绢本设色册页,彩绘孔子五六岁时,跟其他小孩不同,常喜欢摆上俎豆等祭祀用品,模仿祭祀的礼仪。画心左上有文有赞。楷书,文曰:“囗囗孔子生而叔梁纥死,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赞曰:“囗父嬉戏,俎豆是侍,囗降俯仰,有容有仪,不学而能,不闻而囗,化洽群童,名传列国”。
明 圣迹图之在齐闻韶
明代绢本设色册页,彩绘孔子到齐国,和齐国太师谈论音乐,听了传说舜作的乐曲韶乐,沉醉其中,以至三个月吃饭都不知肉的味道。画心右上角有文有赞。楷书,文曰:“孔子年三十五,季氏子得罪鲁昭公,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三家共攻昭公,师败奔齐。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太师语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赞曰:“雅随风靡,音逐政浇,不图於齐,乃闻舜韶,声入心通,神会默识,食味尚忘,何况他事”。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在儒家圣贤看来,礼乐可以修身,可以治国,可以安天下。它既是君子安身处世的内在准则,也是古代社会治国理政的圭臬尺度。礼乐文化深刻影响中国数千年,由先秦礼乐演变而来的祭孔礼乐,成为中国礼乐文化的重要遗存。
自孔子殁后两千五百余年间,祭孔礼乐在齐鲁故地从未中断,孔门子弟在此习礼作乐、孜孜不倦。汉高祀鲁更是开启了帝王祭孔的先河,汉代以降,源自帝王颁赐、地方襄赞、本庙自造的祭孔礼器,在阙里孔庙代代相沿、流传至今。这些祭孔礼乐器流传有序、保存完整、工艺精湛,是中华大地祭祀礼器的典范之作,闪耀着两千五百年祭孔礼乐的不灭光辉。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祭祀孔子所用鼎簋豆爵,源于史前先民的陶土饮食器具,这些古老的器型沿革损益,数千年不绝,直至宋元明清时期,祭孔所用的笾豆簋簠,依然延续这种传统,今人借助祭孔礼器,以追溯礼乐文化的往昔。
元 元贞三年兽面纹铜簠
元 元贞三年铜簋
元 元贞三年连币纹乳钉纹铜豆
元 元贞三年兽面纹铜爵
元代元贞三年孔庙祭器一组。阙里祭祀礼器,至迟在汉代已经齐备,《史记》记载汉武帝年间,司马迁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鲁相乙瑛还专门奏请设百石卒史来掌领这些器皿。其后,韩敕又为之添设了“雷、洗、觞、觚、爵、鹿、柤、梪、笾、柉、禁、壶”等器。
阙里祭器分两种,一种为常规祭器,一种为御赐祭器。御赐礼器不是实用礼器,每到祭祀,设而不实,如东汉元和五尊、雍正所赐珐琅铜器、乾隆所赐商周十供等。常规祭器如爵、豆、簋、簠等,为实用礼器,依据祭祀规格陈设不同数量,各器实以不同祭品。爵用于盛酒、献酒,豆用于韭菹等各色祭品,簋簠用于盛放黍、稷、稻、粱。
明代祭孔礼乐规格屡有变更,成化年间释奠乐舞一度升格为八佾,弘治皇帝“增文庙乐器人数为七十二人,如天子制”,正德年间社会动荡,曲阜孔庙亦遭波及,所藏礼乐器多有残毁。时任兖州知府罗凤,为保圣庙祭祀无虞,亲自督造礼乐器一批,此即《曲阜县志》记载“兖州知府罗凤补造阙里孔子祭器”一事。正德祭器保存至今的有编钟、爵、簋、簠、铏、豆六种。
明 成化夔龙纹大方鼎
成化款夔龙纹大方鼎,方体,双立耳,直口,斜腹内敛,有四扉棱,平底,下承四柱状足;器周身以云雷纹为地,正面、背面均饰变形夔龙纹、卷云纹,两侧面饰卷云纹,足上部雕饰龙头。器身正面口沿侧铸横行楷书铭“宣圣庙”,背面口沿侧铸横行楷书铭“明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吉日造”,两侧面中间正方框内铸多竖行楷书铭文,磨损严重,漫沥不清,多不可辨认。
大方鼎原陈设于阙里孔庙大成殿前,用于焚香祭祀,是重要的祭孔礼器,此鼎通高74厘米,是孔府旧藏祭孔用鼎中最大的一件,铸造于明成化年间。成化一朝将释奠礼由中祀升格为大祀,笾豆用十二,佾舞用八八六十四人,祭孔规格超越此前历代。成化十九年(1483),明宪宗颁旨重修阙里孔庙,至成化二十三年(1487),重修孔庙方完工,前后历时五年,大成殿由面阔七间改为九间。大方鼎铭文"明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吉日造”恰好对应此次皇家重修孔庙的时间。
清初,孔庙祭器大体延续了明晚期的风格,至雍正年间风格为之一变,祭器制造精美规整、庄重典雅,国家对于祭孔礼器管理也日趋规范统一,乾隆年间编纂的《皇朝礼器图式》以图绘的方式将祭器造型向全国推广,世孔庙所用青铜祭器大多沿用了此一时期的形制。
清兽面纹掐丝珐琅五供,孔庙大成殿祭器,包括香鼎一、烛台二、花瓶二。陈设时,香鼎居中,烛台次之左右各一,花瓶再次之左右又各一。
香鼎,通高44.8厘米。铜胎镀金,狮钮覆斗形盖,平口,折沿,直腹,平底,兽吞式足,束腰底座,浅蓝珐琅釉为地。盖四面镂空缠枝宝相花纹;狮钮呈足踏绣球回首状;器身饰八道扉棱;腹饰夔龙、兽面纹;底座中饰“五福捧寿”纹,间饰卍字、莲瓣等纹等。
烛台,通高55.5厘米。铜胎镀金。双盘连座式,方形束腰底座。以浅蓝珐琅釉为地,四角饰扉棱。盘饰宝相花、如意云头等纹;柱、足饰变形兽面、缠枝花卉纹;座饰莲瓣、卍字等纹。
花瓶,通高42.1厘米。铜胎镀金。方形喇叭口,腹微鼓,方圈足外撇,方形束腰底座。浅蓝珐琅釉为地,四角饰扉棱,颈、腹、足饰兽面、宝相花纹,内沿下饰宝相花纹;座饰卍字、莲瓣等纹。
明清两代祭祀孔子,所奏雅乐为中和韶乐,由历代宫廷雅乐沿革而来。演奏时,金、石、丝、竹、革、木、匏、土八音之器相互配合,从而实现用八音乐器谐和天地八方的美好愿望。
明 正德十二年兽面纹编钟
清 乾隆二十六年特磬第四夹钟
清 乾隆二十六年铜鎏金镈钟第四夹钟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祀是古代社会首屈一指的礼仪活动。必诚必敬的祭祀能成教化、归民德,所以古人在此种场合,必“齐明盛服,以承祭祀”,以典雅华美的祭服来表达祭祀时的虔诚与忠敬。
明代祭服集周、汉、唐、宋之大成,是衣冠昭度“服以旌礼”的最佳诠释,清代民国祭服虽外在形式有所变化,但本质依旧延续了“服以旌礼”的文化内涵,服饰作为个体最明显的外在符号,在孔庙祭祀起到了明礼仪、正人心、序尊卑、和上下的教化作用。
明 赤罗衣
朝服上衣,素而无纹,直领、右衽、大袖,领、襟、袖、摆处施青缘,衣身主体及衣缘皆为二经绞罗。
明 皂罗衣
《大明会典》载“凡上亲祀郊庙社稷,文武官分献陪祀则服祭服。”祭服,在古代为祭祀时所用的礼服。明代为皇上亲祀郊庙社稷,文武官分献陪祀所服。洪武二十六年定:文武官陪祭服,一品至九品青罗衣白纱中单,俱用皂领缘,赤罗裳皂缘,赤罗蔽膝,方心曲领,其冠带佩绶等第并同朝服。品官家用祭服,三品以上去方心曲领,四品以下并去带绶。杂职与九品同。在明代后期祭服出现了上衣改用皂色、衣裳都为青缘的现象。
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朱明之世,明代服饰制度集周秦汉唐之大成,形成了灿烂辉煌的服饰文化。除专门用于祭祀之礼的祭服外,还有朝服、公服、常服、忠静服、祭服、素服、便服,涉及到礼俗生活的方方面面。
六十四代衍圣公孔尚贤画像图轴
绢本设色,绘孔尚贤半身像。头戴乌纱帽,身穿团领大红补服,腰束玉带青鞓,补绣五彩正蟒。右侧隶书题“明袭封六十四代衍圣公赠太子太保希庵公遗像”。
孔尚贤(1544-1621年),字象之,号龙宇、希庵,孔子六十四代孙,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袭封衍圣公。孔尚贤历事四帝,备受优待。原配严氏,继配张氏生子胤椿、胤桂,皆早卒无嗣,以从弟孔尚坦之子孔胤植绍封。
《大明会典》载:“凡文武官常朝视事时穿服”。常服是明代官员日常处理公务时所着的服饰,由乌纱帽、圆领袍、束带、褡穫、贴里、黑靴等组成。明洪武元年(1368)规定文武官员在常朝、视事时穿常服,其式样为“乌纱帽、金绣盘领衫”。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文武品常服用杂色,在团领衫前胸后背缀补子,以区分差别。《明史·舆服志三》记载:“用杂色纻丝、绫、罗彩绣花样。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鹦鹣,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六十四代衍圣公夫人张氏画像轴
张氏(1522-1627年),衍圣公孔尚贤继配夫人,生子胤椿、胤桂。图中张氏头戴珠翠翟冠,身穿大红色通袖膝襕蟒袍,腰系镶宝石革带。
明代把人们在时令、节庆活动、寿诞、筵宴、婚礼等各种吉庆场合所穿的服饰称为吉服。“凡正旦节,自十二月二十八日起至正月二十日止,百官俱吉服。冬至前三日后三日,圣节前三日、后三日,俱吉服。吉服用色明朗,多用大红等喜庆色彩,款式丰富,有圆领袍、直身、贴里、道袍等。大量运用提花、妆花、织金、刺绣等工艺技术,特赐的一些纹饰也经常被用在吉服之上,如蟒龙、蟒、凤、飞鱼、斗牛、麒麟等。
六十八代孔传铎衣冠像轴
补服形制一般为圆领、对襟、平袖,前胸后背有代表品级的补子。亲王、郡王等用圆补,文武百官、辅国公、和硕额驸、民公、侯、伯用方补,文官用单只立禽,一品文官用鹤补。
六十八代衍圣公夫人李氏衣冠像轴
衣冠礼器,乃一代昭度。中华礼乐制度,肇初于先秦,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至于孔子集大成而开万世。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
孔子思想中礼乐精神的光辉,照耀后世两千五百余年,余泽绵延宇内四海,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言行举止。孔府旧藏礼乐服饰既是孔子礼乐衣钵的文化载体,又传递着儒门后生对至圣先师的尊崇与怀念,值得后世子孙代代传承、世世守护。
泰山岩岩,洙泗绵绵。夫子遗训,亘古流传。愿华夏儿女,秉礼乐遗风,正中华衣冠,继往圣绝学,开万世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