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西海长云:6-8世纪丝绸之路青海道

展览地点:时装馆临展厅、银瀚厅

展览时间:2022年6月20日 - 2022年9月18日

前言

青海地处祖国的西北,青藏高原的东北。三山高耸于此,三江发源于此,一湖碧水,无穷旷野。它东接中原,甚至远及长江流域,西达新疆南道,北通河西走廊,南接吐蕃高原,道路畅通,盘据要津。

丝绸之路青海道开拓甚早,但其繁盛则在吐谷浑时期。公元4世纪初,鲜卑族慕容吐谷浑率部西迁青海,约于313年建吐谷浑国,至663 年被吐蕃所灭,历时约350年。

展览将简述吐谷浑国历史,并以近40年来海西地区吐谷浑-吐蕃相关考古发现为依据,通过一批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精美观赏效果的文物,展示6-8世纪(包括吐蕃统治期间)吐谷浑人的生活、文化和艺术史,揭示青海道在沟通东西文化交流中的重大贡献,在中华民族多元融合历史过程的重要地位。

西海万里路,长云暗雪山。让我们来倾听青海更西的众多珍贵文物,为大家讲述丝绸之路青海道的故事。


一、雄据海西 History of Tuyuhun

吐谷浑本属于辽东慕容鲜卑族,于公元4世纪初到达青海,建立吐谷浑国。强盛时拥有东西四千里、南北两千里国土面积,完全控制了青海地区,为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开拓和经营,以及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公元663 年,吐蕃大举进攻吐谷浑,吐谷浑可汗诺曷钵携弘化公主及数千帐逃入凉州,吐谷浑灭国。吐蕃将留在青海吐谷浑故地的亲蕃势力纳入统治,占领青海地区和青海道。


1、来自鲜卑 A Tribe from Xianbei

吐谷浑,系出慕容鲜卑,也被称为吐浑、退浑等,其祖先可追溯到东胡。曹魏初年(公元3世纪初),东部鲜卑慕容部首领莫护跋率领部族向东南移动,进入辽西,子木延征高丽受封左贤王,孙慕容涉归(一名弈洛韩)正式成为辽东鲜卑单于。涉归有二子,嫡子慕容廆,庶长子慕容吐谷浑。因兄弟失和,吐谷浑率部西迁,约于公元313年到达青海东部等地,侵逼氐羌,成为强部。


2、建业山南 Establishment of the Kingdom

公元329年,吐谷浑孙叶延正式建立政权,以祖父吐谷浑为其族名、国号,吐谷浑正式完成建国。此时正处于十六国民族大融合时期和分裂割据时期。吐谷浑在各政权之间纵横捭阖,疆域一度“东至叠川,西临于阗,北接高昌,东北通秦岭,方千余里”。

木风帽男俑 Tomb Figurines of Two Men with Headdress

唐(7世纪下半叶)

通高20.5厘米,重61克

武威天祝县慕容智墓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3、族分两脉 After the Fall of the Kingdom

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吐谷浑国为吐蕃所灭。可汗诺曷钵携弘化公主及数千帐逃入凉州,吐谷浑故地悉数被吐蕃占领。吐蕃为统治被征服的吐谷浑境内各部,扶植亲蕃的吐谷浑王族协助处理民族与国家事务。从此,吐谷浑一个民族被分成两条脉络,大部分为吐蕃所统治,小部分归顺于唐朝,他们散居在今青海、甘肃、陕西、宁夏等地。



二、锦衣肉食

吐谷浑以游牧经济为主,狩猎业、手工业、农业和商业多种经济并存。其中,游牧业为吐谷浑人提供了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吐谷浑最主要的经济类型。狩猎业在吐谷浑也有着特殊的地位,除补充衣食之需外,还具有娱乐和军事训练的功能。手工业为吐谷浑人提供了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军事装备,农业和商业占比较低。在鲜卑文化、汉文化、羌氐文化、西域文化的影响下,吐谷浑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习俗,饮食以肉酪为主、杂以其他食物,服饰既有鲜卑特色、又混杂吐蕃、西域和中原风格。


1. 服饰Wearing Apparel

吐谷浑人作为慕容鲜卑后裔,其服饰具有明显鲜卑服饰风格。其男子首服有贵贱之分,普通民众头戴“长裙帽”,王公贵人多戴“幂䍠”,男装为小袖袍,小口袴;女装为襦裙,恪尊还有披锦大袍。吐谷浑国灭亡后,其人或内徙入唐,或成为吐蕃治下的属民。内徙入唐的吐谷浑人服饰逐渐与汉人趋同,留在故地的吐谷浑人的服饰则逐渐吐蕃化,与之相融合。

鎏金人物银饰件Gilt Silver Figurine Ornaments

吐蕃(633年—842年)

a. 高 32、宽 10.5厘米

b. 高 32.5、宽 11.3厘米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

饰件采用锤揲工艺制作,人物神态严肃,直鼻小口,面相饱满,头缠高筒状头巾或戴高筒状礼帽,男子头上缠有头巾,是都兰墓群所出棺板画上主体民族特点。身穿三角形大翻领长袍,衣领、袖口、衣边均镶饰花边,腰系饰带,脚穿半靴,为典型的吐蕃时期风格服饰。


团窠联珠花树对鹿纹锦帽Headdress with Confronted Deer and Floral Pattern in Pearl Medallion

唐(618-907年)

长32.5、宽50厘米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整顶帽子的款式与笠帽较为相似,其中帽冠部分由六片圆三角形织物拼缝而成,帽檐采用中亚风格的斜纹纬锦作面料,主题图案为联珠窠内的花树对鹿。在帽檐和帽冠相交处还缝有35根垂带,以4根浅米色菱格纹暗花罗和1根深褐色菱格纹暗花罗垂带间隔排列。


红地宝花刺绣靴袜Embroidered Sock with Floral Medallion on Red Ground

唐(8世纪)

长27、宽23厘米

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红地宝花刺绣靴袜,锦袜分袜筒、袜背和袜底三个部分。袜筒蓝地黄花,花纹是当时十分流行的小型宝花和十样花纹,交错排列。袜背红地,上用黄、蓝等色以锁绣针法绣出小型宝花纹样。宝花六瓣,花蕾外有六片叶穿插。袜底以几何纹绫为底,以跑针绣出矩形格子纹。


镶松石金带具Gold Belt Fragments Inlaid with Turquoise 

唐(8世纪)

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

都兰县博物馆藏

此带具由带扣(2件)、带銙(11件)、铊尾(1件)三部分组成。整体厚重。纹饰装饰特点基本相同,用金片组成形状各异的框体,镶嵌大量绿松石,背部用金板和铆钉加以封固。装饰纹饰有花草形和相背对鸟形,松石经过精心打磨和雕刻。带銙形制多样,有方形和多曲形,均带有古眼。带具中残留有皮带。


金带扣 Gold Buckle

 唐(8世纪)

长2.4、宽1.8厘米,厚0.6克;长2.5、宽1.4厘米,厚0.5克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藏


金铊尾 Gold Belt-End

唐(8世纪)

长3.9、宽2.4、厚0.5厘米;长3.0、宽2.2、厚0.7厘米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藏


2. 饮食Diet

游牧业始终是吐谷浑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牛、羊、马、驼等牲畜加工制成的肉食品和奶食品始终是人们赖以维持生存的主要食物。同时,吐谷浑人还从事狩猎活动,其治下的羌人从事农业,种植大麦、菽(豆)、粟、芜菁(蔓菁)等农作物。此处还从事渔业。

脱胎漆盘Bodiess Lacquer Tray 

唐(8世纪)

长22、宽12、高6厘米

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

都兰县博物馆藏

此件漆盘采用中亚、西北地区流行的器具样式,但其圈足却是中原地区流行的形制。黑、红两色搭配,显得整齐素洁。


3. 骑射 Horse Riding and Arrow Shooting

马匹是游牧民族主要的牲畜之一,它是游牧民族生产、交通的工具,又是战争必不可少的装备。吐谷浑所在的青海地区历来是我国产善马的地方之一,历史上著名的“青海骢”“龙种”就是吐谷浑人培育出来的良种马。

骑射形金饰片Gold Plaque with Horse Riding and Arrow Shooting

唐(8世纪中叶)

长13.5、高9.8、厚0.04厘米

重量28克

都兰县血渭一号墓出土

都兰县博物馆藏

此件饰片整体轻薄,周缘有钉孔。武士形象威武,策马飞奔,满弓拉弦,头戴山形冠饰,两根辫子垂于脑后,八字须,大耳坠,窄袖对襟翻领联珠纹图案服饰,革带上佩戴箭箙佩剑,脚着皮靴,马鞍马镫马具刻画清晰。

人物形金饰片Gold Plaque with a Figure Riding a Horse

唐(8世纪)

长14.7、宽7.1厘米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藏

狩猎是吐谷浑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狩猎题材也在吐谷浑的装饰艺术中流行。当时的金银器、漆木器、棺板画、丝织品上都经常可以看到狩猎纹。这些狩猎图案不仅在形象反映了当时的狩猎生活,更为我们了解吐谷浑民族的思想意识、审美情趣、服装款式、马具马饰、以及弓箭武备等内容提供了可靠的图像资料。


金鞍后桥片、金鞍翼片Gold Saddletree and Saddle Flap

唐(8世纪)

高32、长56、宽54.5、厚0.04厘米

都兰县血渭一号墓出土

都兰县博物馆藏

这组马鞍饰片由后桥片和两侧侧护翼片组成,边缘有钉孔孔眼。采用捶揲法制成。后桥主题纹样以中心花两侧对称展开双狮和双马,边缘饰以卷草和云纹。双狮奔跑,张嘴吐舌,腋下卷草伸出。双马蹄足飞扬,头部羚羊弯角上饰月形冠顶,鬃毛飘动,翼翅花草上展出三根长羽,后退腋下生出卷草,狮尾。翼片上主体纹样为奔跑的长角山羊。马鞍饰片整体风格动感十足,展示了高原草原游牧文化高超的制作工艺和活泼的审美意趣。


立凤卷草纹绣Embroidery with Phoenix and Floral Scroll Pattern

唐(8世纪)

长20、宽49厘米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此绣片可能也是马鞯的一部分,采用盛唐时期最流行的劈针绣法,所绣边饰共三层,稍稍立体,与中间的纹样不在一个平面上。虽然其图案主体部分已残,但仍可以看见有两只站立的凤,推测图案主体的凤凰衔有缠枝。


鎏金兔纹银饰片Gilt Silver Rabbit-shaped Plaque 

吐蕃(633—842年)

高25.2、宽12.5厘米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

二级文物

此件饰片采用锤揲工艺制作而成,局部略有残损,仍可观察为兔子造型。其目视前方,四肢做奔跑状,身躯披掛折枝卷草纹,似穿梭于草丛之中,动感十足。整件制作精致,造型生动。


鎏金熊纹银饰片Gilt Silver Bear-shaped Plaque 

吐蕃(633—842年)

长16、宽8.5厘米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

此件鎏金银饰片局部残缺。图纹为一只奔跑的熊纹,主纹饰为通体鱼鳞纹,两只前腿前伸呈奔跑姿势,紧闭嘴巴,鼻孔微张,眼睛怒视前方,耳朵紧贴头部一侧。文物上下都有一小眼,疑为钉子留下的痕迹。由此推断,此件文物应该是某些器物上的装饰五件。图案精美,造型生动。


三、孔道遗珍 Treasures of the Silk Roads

青海道是丝路的重要支道之一,或称丝路南道。特别是在6-8世纪曾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河西走廊或因各政权的割据,或因北朝控制了河西走廊,南朝诸政权欲与西方交往,则只有通过时据有青海等地的吐谷浑来进行,故史称“吐谷浑道”或“河南道”。在此道上,不仅西域诸国嚈哒、波斯、龟兹、于阗及漠北柔然等由此路至南朝朝贡贸易,且有中外僧人求法、弘法往来于此道,如慧览、法献、宋云、慧生、阇那崛多等。更有众多的中外商贾在此道上往来贸易,有时胡商队伍一次可达二百余人、驼骡六百头、杂彩丝绢达万匹。至隋唐时期,青海路仍然发挥其在丝路上的作用。因此,青海道沿途分布着大量的文化遗遗迹,出土了很多珍贵文物,见证着丝路青海道的沧桑变迁,见证着中西方文明的交往交流交融。


1. 翼冠王者 King with Double-Winged Crowns

在都兰热水考古出土物中,发现一些戴着双翼王冠的像,有在锡盘上,有在金片上,也有在织锦上。双翼王冠常见到萨珊波斯王冠上,特别是在波斯银币上十分常见。北朝到隋唐之间,这类银币在丝绸之路青海道上也有出土,推测可能这类双翼王冠的造型已影响到吐谷浑和吐蕃的冠饰形象。同时也说明,在都兰发现的这些戴有双翼王冠的人物,应该都是代指当时当地的王者。 


人物纹贴金锡盘Gilt Tin Plate with Figures

唐(8世纪)

残半径24.8、高1.5、口沿厚0.3厘米;重1100克

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

都兰县博物馆藏

此盘宽平缘,浅腹,平底,但受损严重,残存仅1/4左右圆形。盘缘饰三角形花瓣,盘中心为花草团窠人物,头戴翼冠,应该为王者。环绕中心图像有宴饮人物图像,人物或坐于毯上,或立于帐旁,或相拥相伴。外围有胡服人物牵马、骑射飞奔图像,间杂以山石、花草、飞鸟、奔狮等。


莲座双翼树纹锦Jin-silk with Lotus and Double Winged Pattern 

北朝(535-591年)

长80、宽45厘米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双翼纹样在萨珊波斯时期的艺术中十分常用,还大量出现在萨珊时期的王冠上,说明了双翼纹在当时波斯社会中的地位。在当时的建筑部件中也有以双翼和树纹相结合,以及双翼上的字符纹和双翼中的冠饰纹的实例。同类的双翼纹还在丝绸之路的织锦上。


波斯萨珊王朝银币Sassanian Silver Coins

波斯萨珊王朝(224-261年)

直径2.5-3厘米

西宁市城隍庙街出土

青海省博物馆藏

该批出土的银币是由印模压印出来的,同款有61枚。正面是王者的肖像,带有新月纹王冠,冠后有卷发及飘带。银币的背部花纹都是萨珊的拜火教祭坛,坛上有火焰,火焰的两侧是五角星(或六角形)和新月,以及相对而立的祭师。背部多有铭文,左侧为纪年铭文,右侧表示铸币地点。


2. 太阳神锦Helios

希腊神话里的太阳神名叫赫利俄斯(Helios),架着马车每天在天上巡视。这种形象在罗马艺术里也一直可见,而且继续往东传播。到印度后称为苏利耶(Surya),在中亚也有驾着马车出行的太阳神像。就这样,希腊神话的太阳神往东传播,翻过帕米尔高原,进入中国境内的克孜儿石窟和敦煌石窟,还来到了东方的织锦上,出现在都兰热水大墓中。 Helios, the god of the Sun in Greek 


3. 五色立鸟 Five-Colored Bird

立鸟纹样在都兰出土物中十分常见,最有名的应该是外绕花瓣形团窠的“五色鸟锦”。这类织锦见于敦煌壁画,也见于敦煌文书。从另一件属于同类并织有古波斯文的织锦来看,可能产自中亚或西亚工匠之手。在藏语中,这种鸟被尊称为“夏甲穹青”,即百鸟之王。但都兰另一件瓣窠灵鹫纹锦,双爪持有一人,有可能是金翅鸟(Garuda)。这类立鸟纹在都兰发现的金银器、木器上也能见到。 


4. 翼马Winged-Horse

在古希腊神话中,珀伽索斯(Pegasus)是长着双翼的飞马。据说它是美杜莎与海神波塞冬所生,马蹄踩过的地方便有泉水涌出,诗人饮之可获灵感。翼马纹样不仅可见于萨珊波斯时期的石刻,撒马尔罕大使厅中的粟特壁画,日本法隆寺中的鎏金银壶,也可以在都兰吐蕃风格中的织锦和金器上看到,说明这是流行于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纹样。 In ancient Greek mythology, Pegasus is a flying horse with two wings, it is the offspring of the gorgon Medusa and the god Poseidon. It is said that where the horse's hoofs trod, springs sprang up and poets drank from them to gain inspiration. The winged-horse motif can be seen not only on stone carvings from the Sassanid Persian period, on the frescoes of the Hall of Ambassadors in Samarkand, on the gilt silver pots in the Horyuji Temple in Japan, but also on brocades and gold vessels in Dulan, indicating that this was an important motif popular along the Silk Roads.


红地翼马纹锦Samite with Winged-Horse on Red Ground 

唐(8世纪)

长52、宽21厘米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此锦图案为翼马,头带六瓣小花状冠饰,颈系联珠纹带,身生双翼,翼间亦饰有联珠纹四足及尾部亦用绸带系缚。其造型具有典型的萨珊波斯风格,是波斯艺术与中国丝绸文化交流的极佳实例。


团窠联珠翼马纹锦Samite with Winged-horse in Pearl Roundels 

唐(618-907年)

长34、宽47厘米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此件残片为斜纹纬锦,目前残留有一个半的联珠团窠图案。其中外圈的联珠图案底色由深蓝、红两色构成,较为别致。团窠外装饰有十字宾花图案,团窠之中是一翼马纹样,翼马的原型是古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与美杜莎之子珀伽索斯(Pegasus),据说它的马蹄踩过的地方便有泉水涌出,诗人饮用后可获灵感。类似的翼马纹锦在埃及的安底诺伊、我国吐鲁番的阿拉沟等地也有出土。


5. 狮子Lion

狮子自汉代传入中国,被视作祥瑞之兽。佛教的流传又极大提高了狮子的地位,成为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间的流行纹样。联珠团窠图案中有对狮站立,金银器上有狮子跳跃,小型木雕的狮子逼真可爱,而大型石像的狮子庄重威严。在吐谷浑到吐蕃的艺术中,狮子被赋予了神格,可以祛邪挡灾,同时又表征如意吉祥。 The lion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during the Han Dynasty and was regarded 

鎏金木狮Gilt Wooden Lion 

唐(8世纪)

通宽10.8、通高13.5厘米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由整木雕刻而成,狮子怒目圆睁,狮嘴大张,鬃毛从头部垂至前腿,背部有几处凸起的装饰,后腿似原本是与其他器物相连接,现后腿部分以下已残缺。鬃毛处表面局部残留有红色和绿色颜料,狮身表面局部残留有黄金。整体形象逼真可爱,展现了高超的雕刻技艺。


团窠联珠对狮纹锦Samite with Lion in Pearl Roundels

唐(618-907年)

长30、宽38.7厘米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此件织锦虽然较为残破,由若干片碎片拼缝而成,但其色彩保存情况完好。织物采用斜纹纬重组织织造,以暗红色纬线作地,米黄色纬线显花,局部采用暗红和墨绿两色纬线分区换色现织物残存两个比较完整的团窠联珠圈,团窠线条并不光滑,联珠图案也不圆润。团窠之内是两只相对而立的狮子,其前腿有一只小翅膀,尾部上翘,站在一个花盘之上。团窠之外则装饰有兽纹图案,作奔跑状。此锦残留的左右两个团窠在细节上并不相同,说明这两个团窠在纬向并不循环。


6.  希腊故事Greek Elements

公元前300多年,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东征,希腊文化随其东来;其影响深远,在中亚一带更融合了佛教文化,形成了著名的犍陀罗艺术。公元2世纪至3世纪犍陀罗艺术开始影响中国,一直延续至公元4世纪,某些题材甚至延续至公元6世纪。远渡而来的西方希腊文化对丝绸之路的纺织品有着深远影响,可见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确实是双向的。


人物纹鎏金银盘Gilt Silver Plate with Greek Figures

唐(8世纪)

直径43、残高1.8、壁厚0.2厘米;重3250克

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

都兰县博物馆藏

整器厚重,原有圈足,已佚失。圆形、宽缘、垂沿、浅腹、平底。图案由于锈蚀严重,目前能够辨识出主体纹样有三个人物图像,均为高鼻深目,头发卷曲,身着披帛。盘上部中心为一株葡萄树,左侧一男性体格健壮,腰带佩剑,右手扯拉中间一位女性的右手,右侧为一老人,俯身弯曲,左手扶一三叉器物。具体细节有待进一步文物清理工作才能辨识。从器型和纹样题材综合考虑,这样器物应是一件舶来品。(都兰县博物馆)

鎏金银盘保存状态欠佳,上面装饰有在一株树前发生的一个颇有意趣的场景。场景中至少可辨识出三个人物:中央一位身着长袍姿态斜倚、形同绝望的女子,由画面左侧一青年男子搀扶着,男子曲左腿踏在一小型阶梯状物上。右侧另外一位难辨其形的(站姿?)人物的唯一可见的手中握有一棒。由于银盘弯折的部分遮挡了整个右侧图案,并不能轻易辨识其刻画的内容。尽管显露的部分并不完整,但根据人物的情态、服饰以及抓住女子的裸体男子等特征,我们可以认为银盘画面的题材应植根于希腊艺术。

这件艺术品可能是来自东罗马帝国或者巴克特里亚的舶来品。在7世纪被阿拉伯人征服之后,巴克特里亚当地文化仍深受希腊艺术影响。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在萨珊时期的伊朗也生产这种具有(修饰过的)希腊题材的银盘,银盘上面的中古波斯语铭文暗示了器物的大致年代。

(资料来源:康马泰著、李思飞译,《青海新见非科学出土奢华艺术品:吐蕃统治区域的伊朗图像》)


鎏金西方神祇人物联珠银腰带Gilt Silver Belt with Greek Gods in Pearl Roundels

唐(618-907年)

通长95、宽3.3、厚0.4厘米,牌饰直径6.5厘米

青海省博物馆藏

古代腰带不仅具有束腰功能,也能突显男性服装阳刚硬朗的特点,此外,腰带也是古代 等级地位的标志,关乎社会认可的价值与声望。而金银腰带更是社会顶层或贵族高官彰显自己地位、维持权威的标志物,是城邦互贈的重要礼品。

此件鎏金西方神祇人物联珠银腰带据传出土于都兰吐谷浑墓葬,学者认为其时代为十六国时期或唐代。腰带用银丝编织而成,上饰有七块包金牌饰。牌饰外缘为连珠纹,内部捶揲出西方神祇人物和武士图案,盛行于波斯萨珊时期的连珠纹随着丝绸之路的开放进入中国,成为唐代装饰艺术中非常流行的元素。每个牌饰连珠上原应镶嵌有宝石或其他珍贵玉石,现在已经脱落殆尽。

这件银腰带,首先是以插轴相连的腰带扣,两个神祇勇士手握长柄武器,在半圆拱门下做站立守门状。他们身着希腊罗马武士常穿的短腰裙,显得短小精干,而且他们从肩到胳膊挂有单肩披帛,更符合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勇士的艺术形象。 

银腰带共有七个圆牌式连珠纹装饰的人物图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左右相反的四个女神像,女神有翅膀,羽翼垂于女神背后,显示尊贵地位。袒露双乳,斜坐在卧椅上,手持棕榈枝叶,象征着和平安详、大地和谐。另一类是坐在髙腿椅垫上的三个男子,身穿窄肩流苏长袍,这种长袍是希腊罗马精英智慧之人常穿的服饰。手持棕榈枝,未戴帽子,无蓄胡须,在发型上表现他们的睿智。睿智男子与羽翼女神的牌饰图案交相替换,形成一圈完整的艺术图案。其艺术构思的模式肯定来自古希腊、罗马。

(资料来源:葛承雍,《金腰带与银腰带——从阿富汗大夏黄金之丘到青海都兰吐谷浑大墓》)


人身鱼尾金饰片Gold Plaque with a Figure and a Fishtail 

唐(8世纪中叶)

高4.2、长19.5、厚0.03厘米

都兰县热水血渭一号大墓出土

都兰县博物馆藏

饰片轻薄,花纹錾刻而成。整体呈长条形,前宽后窄,周缘有钉孔。前端为人物形象,束发额带,后飘绶带,翻领袍服,右持来通,左抓羽尾,身带双翼,下为鸟足,身后为回旋鱼身鱼尾,有鱼鳞纹饰,镂空处原镶嵌有宝石,已脱落。器物可能属于剑鞘的装饰。人身鱼尾形象罕见特殊,带有神话宗教内涵,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都兰县博物馆)

表面有钉孔,很可能用来固定在剑鞘上。在人物上半身下方可以看到两只兽足。 这一细节尤其使人联想起希腊化文化中的“刻托斯”(Ketos),甚或更具体地说,一种在希腊和拉丁文献中被称作“斯库拉”(Scylla)的海妖,斯库拉被视为直接导致了西西里岛与意大利半岛海岬之间的风暴。 人物头饰后方飘浮的绶带是一种典型萨珊主题纹样,而其左手所持的角形饮器“来通”(rhyton)则令人想起中亚的同类型器物。

(资料来源:康马泰著、李思飞译,《青海新见非科学出土奢华艺术品:吐蕃统治区域的伊朗图像》)


7. 奇珍异宝Gems along the Way

丝绸之路也被人称为“宝石之路”、“青金石之路”、“玻璃之路”、“玉石之路”等,除了金、银等贵金属之外,还有大量产于丝绸之路沿途的珍贵矿藏也从四面八方来到中国,同时在丝路沿线如星星般撒落。吐谷浑地处丝路孔道,得其便利,也加工、生产、享用着这些奇珍异宝。

玛瑙十二曲长杯Agate Cup 

唐(8世纪中叶)

高 11.9、口径 26.8、壁厚 0.5 厘米

都兰县血渭一号墓出土

都兰县博物馆藏

用整块酱黄色玛瑙制成,器壁厚重,透光性好,琢磨光滑,通体呈玻璃光泽,可见片状结晶和片裂开线。杯口呈椭圆形,中间内凹,两端翘起,寰底,有十二个横向的曲瓣,杯内两侧弧形突棱在腹壁。此件器物原料较大,色彩瑰丽,加工精美,是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产物。(都兰县博物馆)


方解石项链 Calcite Necklace 

唐(8世纪)

中间主饰件长2、宽1.3、厚0.6厘米;其他珠饰径0.5-0.7厘米

都兰县哇沿水库出土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中间挂饰为方解石质,呈牛头状,双眼为铜渣镶嵌。其余小珠子为钠钙玻璃珠,组成一组串饰。


蜻蜓眼琉璃珠Glaze Beads with Dragonfly Eye Pattern

唐(8世纪)

直径1-2.1,孔径0.2-1厘米

都兰县哇沿水库官却和遗址出土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通体呈绿色或蓝绿色,表面呈浅黄色圆斑,均为同心圆纹,这些珠子均由四种不同的料组成,为搅胎琉璃,后进行钻孔及后期的加工修整。


镶嵌宝石小型金饰Gold Plaques Inlaid with Gems 

吐蕃(633年—842年)

均高2.2、均宽1.7厘米

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

这组金带饰共有 11件组成,采用了捶揲、钻孔、抛光、焊接、镶嵌等工艺制作而成,并用绿松石镶嵌点缀,部分镶嵌物现已脱落。图案细腻而不纷乱,纹饰精细、工艺精良、制作精美,背面带有扣饰,似乎均可以缀系于衣物、皮带之上,是一种用于服饰的饰件,亦或是古籍中记载的吐蕃贵族官员的“官之章饰”与“告身制度”的象征暂不定论。黄金与绿松石的搭配巧妙而新颖,尽显金牌饰的雍容华贵。而仅仅从工艺而论,这方寸之间尽显匠心之独运、构思之巧妙、工艺之精湛。


水晶珠 Crystal Beads 

唐(8世纪)

长4.5、宽3、厚0.04厘米;各重5克

都兰县血渭一号墓出土

都兰县博物馆藏

整器较为轻薄,捶揲而成。带饰加工成多曲花瓣形,中间留有圆形凹坑,四边焊接有卡扣,镶嵌水晶。水晶晶莹透亮,打磨痕迹明显,底部平整,上部凸起,加工规整,尺寸统一。复合工艺的大量使用,凸显了高原文化的多元性。(都兰县博物馆)


8. 东方来风 Eastern Influence

吐谷浑来自东北,途径中原,还有大量鲜卑同族在魏晋南北朝期间建立了地方政权。直到唐初,与中原王朝依然有战有和,特别是在迎娶弘化公主之后,受唐影响更为显著。在吐谷浑的生活、文化和艺术等各个方面,无论是建筑形式、还是装饰纹样,无论是衣食起居,还是丧葬习俗,都可以看到来自丝路东部起点的因素。


银鎏金花盘立凤饰片Gilt Silver Plaque with Bird in a Lobed Roundel

吐蕃(633—842年)

高19.3、宽17厘米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

二级文物

此件银鎏金花盘立凤饰片,上缘和左右边缘均饰有卷草纹,主题为立凤纹,双足立于椭圆形花盘之上,头顶凤冠,羽毛飞扬,胸部前挺,两翼舒展丰满,尾翼上翘,优雅挺拔,是中原风格的凤鸟形。银片各边遗留钉孔,可以重叠排列拼合,可以作为服装表面的装饰。


金花草纹饰片Gold Plaque with Flower-and-grass Pattern

唐(8世纪)

长10.6、宽4.6厘米,重17.5克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藏


四、考古海西 Archaeology in Haixi

青海省海西地区针对吐谷浑和吐蕃的考古研究迄今已有40年,其中经历了三大阶段:从1982年的偶然发现开始,到1999年是早期的考古发掘,从1999年开始到2018年,是联合考古、同时进行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阶段。从2018年起到现在是打击盗墓和考古研究并重的阶段,随着考古发掘工作不断推进,新的墓葬不断发现,新的研究不断深入。在丝绸之路青海道、墓葬形制、棺板画、丝织品、金银器、藏文木牍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成果。


镶松石金覆面 Gold Burial Suits Inlaid with Turquoise 

唐(8世纪)

眼:长10,宽3

鼻:长 10.1,上底宽 1.7,下底宽 4.8 

嘴:长6.1,宽2.5

残片:长4.1,宽2

总体:长22,宽21.7厘米

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

都兰县博物馆藏

由眉毛、鼻、眼、嘴组成五官,一眼缺失。眉毛弯曲上扬,鼻梁挺直,鼻翼凸出,眼睛弯挑,嘴唇闭合。中间分成方格,镶嵌松石,部分已脱落。底片上有钉孔。覆面为丧葬礼器,在高原地区以前亦有发现,但金制方框构造为其它地区难以见到,或许代表了区域特点。


棺板画Drawings on Coffin Planks

魏晋南北朝时期(390-460年)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

这组棺板是难得一见的反映吐谷浑时期的吐谷浑人的生活场景的作品。


后  记

青海地处西陲边境,浙江则在东部沿海,但两地之间的关系却是由来已久。产自浙江的丝绸,早在历史上就沿着丝绸之路来到青海,并通过青海再走向边疆及域外。今天,浙江也是援助青海建设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海西州设立了援青指挥部,在工业、农业、教育、医疗、文化等各个领域贡献了浙江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在文物考古领域中,特别是对丝绸之路丝绸的保护和研究上,浙江的学术机构和学者很早就与青海特别是都兰建立了联系,开展了合作。2022年是热水考古40周年,又恰逢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丝绸之路周邀请青海作为主宾省,于是,浙江援青指挥部作出重大决定,与海西州、都兰县共同举办“丝路上的都兰:热水考古40周年回顾”展览及相关学术活动。

本展通过回溯40年热水考古历程、展示出土文物、梳理研究成果、彰显热水考古的重大学术价值以及都兰在丝绸之路青海道上的重要地位。展览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同时也得到了在这里从事发掘工作的相关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保护工作者以及方方面面的专家的大力支持,我们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