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国丝成功举办“动感风华:中国运动时尚1990S—2020S”专题展览暨青年学者论坛
2023-12-21

2023年12月17日,中国丝绸博物馆策划举办了“动感风华:中国运动时尚1990S—2020S”专题展览暨青年学者论坛活动,从时尚体系、科技含量、传统文化和大赛国服等多视角,生动展现了中国运动服饰的时代变革与时尚蜕变,整体呈现了中国运动时尚在过去30多年中的演变历程、发展轨迹和创新亮点。

此次学术论坛由中国丝绸博物馆与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联合举办,邀请了国内各大服装院校青年学者,围绕中国运动时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议题,共同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运动时尚的发展轨迹与生活方式转变的互动关系,以及专业体育赛事与民众日常运动如何影响运动时尚风格的形成等。

本次论坛分上下午两个半场,并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方式进行。上午10时,首先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季晓芬馆长为论坛致辞。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 季晓芬

季晓芬馆长表示,中国丝绸博物馆作为海内外极具影响力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肩负着弘扬中国丝绸文化、传播丝绸之路精神的重任。而时尚就是穿在人们身上的历史,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社会心理、审美趋势、国家意志等价值取向。中国丝绸博物馆每年举办不同主题的年度时尚回顾展览,今年以“运动与时尚”为主题,回顾梳理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亚洲雄风”到2023杭州亚运会“心心相融@未来”这30多年来中国举办国际重大体育赛事的历程和服装,季馆长希望通过对“运动与时尚”这一主题的共同探讨,推动运动时尚相关的学术研究;中国丝绸博物馆会持续致力于构建博物馆、时尚产业、教育界、学术界等交流、互鉴和合作的平台。

中国丝绸博物馆陈列保管部副主任 陈百超

论坛上半场由中国丝绸博物馆陈列保管部陈百超副主任主持,陈百超主任首先介绍了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年度时尚回顾展览的发展历程,以及通过10多年持续举办每年一度的时尚回顾展览,收藏展出了大量中国当代著名设计师的经典时装作品,并希望通过博物馆时装艺术精品的收藏与展览,建立博物馆、服装高校、时装设计界及时尚产业界交流合作的平台,共同助力中国时尚话语权体系的建设。其后,陈百超主任先后主持了本次展览联合策展人、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冯荟教授、浙江科技大学杨雪老师、北京服装学院刁杰副教授等学者关于“中国运动时尚1990S—2020S策展札记”“中国时尚语境女性体育运动身体审美变迁”“大型体育赛事服装设计”等学术报告。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 冯荟

下半场由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冯荟副院长主持,作为本次展览的联合策展人,冯院长向大家介绍了本次展览的源起。从2011年开始,中国丝绸博物馆启动了年度时尚回顾展,在一系列记录、整理与研究工作后,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征集了超过5000件藏品。基于这样的积累,年度展逐渐过渡为主题展,而今年的主题源起于本年度杭州举办的第19届亚洲运动会。中国丝绸博物馆位于亚运会主办城市,希望通过主题展览将亚运会所展现的科技和人文中创新、和谐、活力等元素体现出来。在中国三十余年举办高水平运动赛事的过程中,科技进步、审美演变都展现在运动时尚当中。有运动员服饰风格的变化;有体育运动服饰科技元素的进展;有社会日常运动风潮的改变;还有在这几个方面影响下,中国社会整体对于体育运动观念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因此,本次展览的策展团队通过对时间为纵轴,运动服饰文化、科技进展为横轴拉开对“时尚运动”主题下三十余年历程的回顾展。

浙江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讲师/东华大学博士 杨雪

来自各大服装院校的青年学者均参与了本次论坛的讨论,现场气氛热烈。浙江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讲师/东华大学博士杨雪老师以《中国时尚语境女性体育运动身体审美变迁(1990s—2020s)》为题,探讨了女性身体审美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反映了社会规训和时代精神的议题。在介绍历史沿革中从全民健身的普及到运动时尚的艺术化过程,她指出女性在运动时尚方面展现出自信和活力均标志着女性对身体美的不断探索和自我认知的提升。当前,运动与健康成为时尚趋势,女性在非破坏性竞争中展示了团结与多元化的身体表达。她认为,在未来体育运动将继续作为女性身体自我创造的重要途径,推动身体美的新认知和个性化表现。

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美国特拉华大学公派访问学者 刁杰

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美国特拉华大学公派访问学者刁杰老师以《大型体育赛事服装设计》为主题介绍了北京服装学院在体育运动赛事服装设计上的理念与实践。她较为详细的介绍了体育赛事相关服装的范围和需求,包括运动员、服务人员、火炬传递人员等的服装;她提到体育赛事服装设计有其特殊要求,如必须使用赛事官方色彩、会徽位置等,并满足识别性、舒适性及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她同时举例具体的赛事服装设计案例,如2010年亚运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2018-2019赛季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等进行展示,详细介绍设计流程和具体品类。通过大量服装图片和设计图纸,深入解析了赛事服装设计的思路。

江南大学博士/德国罗特林根大学纺织学院访问交流学者 丛天柱

江南大学博士/德国罗特林根大学纺织学院访问交流学者丛天柱以《基于服装杂志的运动服饰发展演变(1990s—2020s)》为主题,先对“运动服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对报刊的分析,展示了女装设计的风格与功能演变,得出运动服装与职业服装定型的结论;从论述1932—1984年大型体育赛事对中国地位的影响开始,对搜集的杂志等文献进行了分析。整个介绍突出了中国体育在20世纪80年代的显著成就。

浙江理工大学博士 黄鑫杰

浙江理工大学博士黄鑫杰将《近三十年中国乒乓球运动服饰审美变迁与图案表达》作为主要探讨议题。他阐述了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的角色演进,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全民运动的推广,到1971年“小球推动大球”事件扮演了缓和中美关系的重要角色,乒乓球运动员的服饰也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80年代的专业服饰转变为此后的大众日常服装。他梳理了近三十年来中国乒乓球比赛服饰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上主义和其他抽象派名画影响的设计,以及“中国红”和“龙袍”图案的演变。在乒乓球文化的推广和新运动样态下出现新的服饰审美变化,如大众健身服饰的通用宽松风格,以及奢侈品品牌推出的乒乓球元素时尚单品。

SIVA德稻实验班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师 吴嘉栋

SIVA德稻实验班服装与服饰设计(时装·针织·运动)专业教师吴嘉栋以《绿色织梦:回顾与展望中国可持续运动时尚》为主题,列出具体数据分析了近几年中国运动服饰市场的体量与增速和中国鞋服市场企业收入,讲述各品牌参与的重大体育事件。他还以3D打印技术在跑鞋、雪车队头盔中的运用,生物降解材料在服装材料中的运用等为例,讲解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运动场景与试衣产品中的运用。吴老师认为,从中国可持续运动时尚的发展历程中可以体现历史与传承、人文与社会、科技与创新三者紧紧缠绕密不可分的关系。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特聘副教授、浙江大学博士后 张夏菁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张夏菁副教授以《“社会”概念的发明与民国时期“健康美”审美演变》为主题,讲述了“社会”概念的发明与“健康美”审美观念生成之间的联系。她以文献作为例证,解释了当“三纲”“五伦”中的公共伦理方面被新的群己关系所取代以后,社会审美变化的演变规律。同时,她以民国时期游泳运动名杨秀琼身着泳衣自然大方地展示身材为例,论述民国女性的审美不再为封建礼教所禁锢,而是产生由孱弱封闭到大胆前卫地追求、展示健全的体格的演变。最后根据民国报刊资料展示了该时期相关体育运动与两性健美图示。

苏州大学艺术研究院“时尚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岳满

苏州大学艺术研究院“时尚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岳满以《中国运动时尚设计演变——“艺工结合”设计智慧的现代性思考》为题。演讲中梳理了自90年代以来中国运动时尚设计的演变历程,包括初期、过渡、科技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阶段。接着,探讨了设计智慧的现代性思考,这在中国运动时尚设计中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诠释和对当代社会需求的精准回应。最后,展望了未来的设计思维与发展趋势,指出设计思维在推动创新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深入研究用户需求、市场趋势和社会文化。演讲还涉及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同时需深度挖掘文化元素,赋予设计更丰富的情感和故事性。

江南大学博士 郝继旭

江南大学博士郝继旭以《从专业化到时尚化:中国运动服装的发展(1990s—2020s)》为题,在明确了运动服装的定义和种类以后,郝博士指出二十世纪下半叶的重大体育事件为1990年以后的运动服饰流行奠定了基础。1990年代见证了运动装从单一功能向生活化与时尚化的转变,当时运动服饰的普及和变革主要受到体育事业、时尚潮流(如街头篮球、滑板、街舞等新兴运动),以及旅游行业的推动,使运动装成为表达活力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时尚选择。对国潮背景下当代运动装的中国风格的流行话题,郝博士展示了本土运动品牌如何在服装设计中融入国风元素的过程。

北京服装学院运动时尚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 周绍恩

北京服装学院运动时尚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周绍恩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官方运动制服设计与田猎纹绦的前世与今生》为题介绍了他在运动服装设计中的思路构想与实践。他在深入探讨荆楚文化以后,提取了田猎纹纳绣元素,并通过AI设计软件提取纹样的手法,创造出五种独特图案纹样后应用于军人运动会服装设计。军运会制服设计采用透叠手法结合“田猎纹”和“国韵迷彩纹”,体现了融合古今创新、军民融合的设计理念,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服饰纹样,又展现了荆楚文化特色,传达了中国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

最后,本次展览的联合策展人、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冯荟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发言。她认为,此次论坛对推动时尚运动领域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这次青年学术论坛的举办,各位青年学者均提出了深具创新思维和理论实践融合方面的观点,将对激发未来在时尚运动方面的新研究思路和方法有益的贡献。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