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丝路文化进校园”教育联盟成立
2021-09-16

9月15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丝路文化进校园”教育联盟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成立。来自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教研室、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中国丝绸博物馆、杭州银美科技的相关领导,以及杭州市幼儿园和小学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在致辞中表示,国丝与中小学的深度合作借由“丝路文化进校园”项目开启了全新的篇章,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国丝能够在博物馆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中国丝绸博物馆党总支副书记周旸介绍了“丝路文化进校园”项目的相关背景、工作开展,并展示了阶段性成果。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何珊云引导嘉宾们共同思考“双减”之下,如何让优秀文化走入儿童生活。并提出将基于MUS(Museum-University-School)模式进一步探索课程内容丰富、学习方式创新、评价方案多元的“馆校合作”浙江模式。


联盟学校围绕“丝路文化”与“馆校合作”的主题展开了案例分享,展现了“丝路文化进校园”在教学工作上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推动了大家在馆校合作领域的交流与共享。


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教育集团罗才军校长以六年级“渔之韵”课程项目化学习为例,带来了《丝路之绸:撬动项目化学习新样态》的发言,并分享了与国丝之间馆校融合的教育新样态,现场还展示了本次项目化学习中的学生成果。


浙江大学幼儿园实验园的冯燕老师结合小小博物馆中的丝绸展览,带来了《虫洞之旅,丝润童心--幼儿园丝绸博物馆的设计》的发言,分享了展览的构思与布置,以及如何基于展览针对不同年龄的小朋友开展延伸活动。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蒋婕副校长从激活兴趣、盘活知识、灵活评价、复活意识四个维度为现场嘉宾带来《皮影戏--让丝路人物“活”起来》的主题分享,并展示了学生自制的皮影戏视频。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附属学校苏剑萍老师以初三年段项目化课程为例,带来《“丝路与诗路”项目化学习初尝试》的主题分享,在古诗中体悟丝路精神。


杭州观成实验学校宋栩栩老师从美术学科的角度,结合初二年段在丝路馆开展的“行走·读城”系列课程,带来了《“丝绸与时尚”博物杭州课程案例》的主题分享。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祝怀新教授结合联盟学校的案例分享表示:教育应该回归生活,从儿童熟悉的身边事物出发,将书本上的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应在组间同质的基础上做到组内异质,互相理解与包容,兼顾共性和个性,实现全人发展。


此后,何珊云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丝路文化进校园系列课程的五大板块,并发布读本《丝路奇幻之旅》封面。


活动最后,由赵丰馆长为九所联盟学校颁发“丝路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铜牌。


 “丝路文化进校园”项目将进一步推进馆校融合,加强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以及学校资源,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创新教育模式。同时,也将强化优秀博物馆进校园项目的示范引领,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让丝路文化走进校园,走入孩子的心里。

在双减背景下,国丝的博物馆教育会进一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新理论和新模式,加强馆校双方教育人员的深度对话与反思,实现“博物馆进校园”与“学生进博物馆”的双向互动和融合贯通。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