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1日,西藏自治区文物局组织专家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对其所承担的“西藏博物馆藏明清丝绸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和“西藏博物馆藏唐卡保护修复项目”进行验收。
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汇报,并对项目资料进行审查、质询后,一致认为两个保护项目资料档案完备,项目管理科学规范,保护修复效果良好,达到了保护修复方案的目标和要求,通过项目验收。
项目修复情况汇报
查看修复完成的文物
西藏博物馆藏明清丝绸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涉及丝绸文物5件,分别为垫料、枕套、帷幔、法衣、跳神裤各1;西藏博物馆藏唐卡保护修复项目涉及唐卡4件,分别为布画白度母唐卡2件、布画上师供奉唐卡1件及考古出土的布画唐卡1件。2013年5月,中国丝绸博物馆接受西藏博物馆的委托后,于同年11月赴拉萨进行文物信息采集。2014年4月,方案经国家文物局批复。次年,文物运抵杭州,陆续开始实施修复。修复完成后,此两项目于2017年9月4日通过初验。
采集文物信息
项目通过无损检测方法对纺织品进行信息提取,通过现场调查对文物进行整体病害评估。在全面了解典型病害和保存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对组织结构、纤维、金属线和染料等的检测分析结果,确定保护修复技术路线。采取低氧消毒、局部清洗、定制修复材料及针线缝合加固的物理方法和托裱法对9件纺织品实施了保护修复。使其在强度和柔韧度上得到改善,典型病害得到有效治理。
纺织品修复
粘连唐卡画心托裱
粘连唐卡修复前
粘连唐卡修复后
项目在修复实施过程中,西藏博物馆两名修复人员也同时参与。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修复专家的指导下,两位修复人员在实践中锻炼了相关的修复技能。通过此种“以修带培”的方式,使学员更扎实地掌握修复技术,补充了理论教学欠缺。
西藏博物馆工作人员修复文物
西藏宗教类纺织品众多,且多有病害,急需保护,任务繁重。为加强文物保护科技援藏工作,提高西藏文物保护科技能力,2014年10月11日,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藏联合工作站在西藏博物馆正式成立。作为参与联合工作站的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依托单位,中国丝绸博物馆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切实履行了工作站所制定的“抢救性保护一批具有西藏地域特色的文物,培养一支西藏本地的文物修复队伍”的目标。
自2014年国丝馆承担西藏自治区文博单位修复项目以来,已先后有5批次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人员来馆学习修复技术。其中4名修复人员经培训后已能初步进行独立操作,今年又有新的学员来杭开始新一轮的学习与培训。
2017年10月30日,由国丝馆承担的罗布林卡格桑颇章陈设经幡保护修复项目业已通过验收。(http://www.chinasilkmuseum.com/cs/info_164.aspx?itemid=48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