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蚕,蚕种大都由蚕农自家留种繁育。当春季养蚕时节来临时,蚕农家里的女性就会担负起孵化蚕卵的工作。她们会连续多日将蚕种纸小心翼翼焐在胸前,用她们的体温来促使蚕种孵化。到了近代,随着蚕业教育和实验机构在全国的兴起,蚕种生产技术有了四项突破。其中,1894年杭州创建蚕学馆,开始推广改良蚕种,即通过微粒子病母蛾镜检来生产不带微粒子病的蚕种;1927年,江苏省首先应用冷藏浸酸法获得秋用蚕种,使得越年种可以在年内孵化,一年多次养蚕成为现实。这些技术的革新推广使蚕农所需蚕种不再自育自繁,转而向专业蚕种生产机构购买优质的杂交蚕种。
新中国建立后,蚕种生产技术有了很大发展,蚕业科研人员开展了许多物理的和化学的人工孵化方法研究,其中在生产上广泛使用的是盐酸孵化法。像四川、浙江、江苏等省蚕业生产用种除了夏蚕大部分是用去年冷藏保护后的蚕种,其余全部采用人工孵化蚕种。在广东省,全年用种都用人工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