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中国丝绸与装饰艺术”讲座在中丝博举办(2012-04-12)
2018-01-02

        4月12日下午,中国丝绸博物馆邀请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名誉馆长屈志仁(James.C.Y.Watt),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会议室里举办了《中国丝绸与装饰艺术》讲座。各博物馆同行、中国美院老师与学生、业内学者等纷纷到场,座无虚席,在屈先生的讲述中学习了中国古代丝绸与古代装饰艺术的风格、联系与变迁。

        屈志仁,毕业于牛津大学,又在香港大学肄业四年,师事饶宗颐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亚洲艺术研究与鉴赏、博物馆展览策划、艺术史教育等。他对中国和亚洲的文物艺术研究深湛,曾策划多个出色展览,如1998年的《锦如金贵的时代——中亚和中国的丝织品》内容是唐末至宋、辽、金、元的丝织品,以元代织物为主。2004年的《走向盛唐》则被誉为中国古代艺术与考古展览的范例。

        屈先生讲述了从战国时期到元代的丝绸、青铜器、瓷器、金银器上各式各样的古纹样,并辅以多组照片。从战国普遍的菱纹到汉代的道家云气纹,从汉墓上的将颜色用为装饰的“野兽派”到波斯帝国传入的联珠纹,从粟特地区“角如冠”的鹿图案到唐代的攀枝花纹样……可谓包罗万象,纵贯东西。每个时代所特有的历史背景环境赋予了器物各种美丽的图案与花纹,也给予后世予以鉴别、欣赏的可能。

        古代的各种纹样的广为流传,是因为它们通常不会只出现于一种器物上,例如联珠纹到了元代在玉器、瓷器与金器上均有发现,织物上典型的纹样满池娇、太极图等与青花瓷的纹样有共通之处,相互影响而发展。

        文化交流也是纹样发展与推广的最重要手段,从爱尔兰发现的花卉围绕太湖石纹样在元代补子上也有,东罗马帝国小孩与葡萄纹样传入中国乃至高丽,都与文化传播交流离不开关系,反映了古代民间文化交流的宽度与广度。

        短短一个小时的讲座深入浅出,内容丰富。最后屈先生还认真回答了听众的问题,与业内学者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交流。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