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走进周王庙镇第三届蚕俗文化旅游节(2016-05-14)
2018-01-02
        位于杭嘉湖平原上的海宁市周王庙镇云龙村有着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村民们世代流传“蚕熟半年粮”的俗语。他们的衣食住行生活作息,比如祭祀蚕神、唱蚕花戏、裹蚕讯粽等活动处处体现蚕乡民俗,土法缫丝、剥丝绵、结蚕网等劳作处处体现传统蚕桑丝织技艺。因此,海宁云龙村的蚕桑民俗被选进非物质文化“中国蚕桑丝织记忆”,并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月14日,海宁市周王庙镇镇政府在云龙村蚕俗文化园举办“周王庙镇第三届蚕俗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美丽乡村体验采风”活动。值此机会,中国丝绸博物馆带领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各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共同走进此次旅游节,品蚕俗文化,见乡村美丽。



        在开幕式上,市镇相关领导和中丝博社教部俞敏敏主任进行发言。活动现场引来海宁市内外很多各年龄层游客,参与到丰富多彩的采桑果、裹蚕讯粽、结蚕网、跳蚕桑舞蹈、缫土丝、剥丝棉等蚕俗文化体验活动。于是,桑椹的酸甜,缫丝剥绵的辛劳,桑蚕舞、皮影戏的地方特色,处处都给游客们留下深刻印象。


采桑椹


准备蚕网的稻草绳


土法缫丝


剥丝绵


拉丝绵被


舞桑叶龙


唱《马鸣王》


演皮影戏

        中丝博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此次活动中收获颇丰,有同学说:“养蚕可能是我们每个人的童年记忆,却不知道它们的茧是如何变成我们床上柔软的蚕丝被的。在参观了今天的“蚕俗文化节”后,我也终于解开了困扰自己这么多年的疑惑,也不禁感叹中华民族的智慧。”也有同学说:“自古起便流传下的蚕织习俗对于现代的人们,尤其是城市居民,是十分陌生的。因此,我们应该好好保护蚕俗文化,并且将它延续下去。”


亲近蚕宝宝

        下午,活动方还安排大家前往周王庙镇两个美丽乡村,上林村和长春村。走过桑田菜地、穿过崭新村舍,让大家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乡村巨大改变,到处绿化深植,屋舍整齐美观,文化、体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健全科学。美丽乡村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繁荣的一种必然体现。在蚕乡,一边是深厚的蚕俗文化底蕴,一边又是经济发展的欣欣向荣,在此生活的村民必然的幸福与快乐的。(通讯员:罗铁家)


走进美丽乡村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