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丝路之夜丨国丝馆举办“冬宫之夜”
2019-06-23
在“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五周年之际,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国内外多家文博机构合办的“丝路岁月:大时代下的小故事”主题展览于6月21日开幕。
6月22日晚,配套展览特别策划的“冬宫之夜”在时装馆银瀚厅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浙江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浙江省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指导,中国丝绸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主办,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协办,并获得了杭州歌剧舞剧院、杭州晓风书屋等单位的支持。 
冬宫是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六宫殿建筑群”中的一个宫殿,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罗斯帝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此次“丝路岁月:大时代下的小故事”就展出了一百余件来自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藏品。
跟随展览策展人赵丰馆长的精彩导览,来宾们在时装馆临展厅参观了“丝路岁月:大时代下的小故事”展览,感受丝路沿线人们的生活百态,以及由此所反映的中西文化交流。
来自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东方部的Kira Samosuyk博士首先带来了讲座《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藏品》。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Kira Samosuyk博士与大家分享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收藏的装饰有神灵的图案和铭文的古埃及木质棺椁、斯基泰和希腊的黄金制品、欧洲多位著名艺术家创作的雕塑与油画、粟特艺术品、东方的塑像、壁画、家具、瓷器等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别具代表性的藏品及其背后的故事。

巴泽雷克文化位于阿尔泰山地区,是一个非常大的早期游牧部落联盟。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史前考古部研究员 Svetlana Pankova博士以《西伯利亚酋长的宝物:巴泽雷克藏品》为题,通过丰富的图片向大家展示了巴泽雷克墓葬的发掘情况及精美的马具、毛毡壁挂、绒毯、金器、中国漆器、皮革、丝绸等一系列高级游牧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物,揭示了尘封已久的斯基泰王朝游牧贵族文化。

讲座间隙来自杭州歌剧舞剧院的表演者以舞会友,一段热情的《快乐舞步》带领大家感受俄罗斯的民族风情。
匈奴是战国两汉时期中国北方强大的游牧部落,公元前1世纪后半叶,汉匈边境使者往来、商贸繁荣。1912年蒙古国诺彦乌拉山谷发现的诺音乌拉墓葬正是这一时期汉匈和好、丝路通达的见证。“冬宫之夜”特别邀请了诺音乌拉墓葬研究者Natalia Sutiagina博士向来宾们讲述该墓葬的发掘过程,其独特的墓葬形式模仿了西汉诸侯的结构,棺木采用汉地传统的榫卯工艺组装;一系列墓中随葬品的图片展现了匈奴贵族的生活:他们十分喜好汉王朝馈赠的各类玉器、铜器和漆器,更为大量的是丝绸服饰,正如汉代贾谊所言“匈奴之来者,家长已上,固必衣绣;家少者必衣文锦”。匈奴与中原农业文明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正是草原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环节。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有300万件来自各个国家、地区,不同时代及风格的藏品,当晚最后一个讲座《丝绸之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中国丝绸和奢侈品》由该馆敦煌及装饰艺术藏品高级研究员Maria Menshikova博士带来。她通过丰富的图片资料,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收藏的丰富的丝绸、漆器、金器、塑像、壁画等与同时期中国出土的多种文物进行对比,从装饰纹样、人物形象、工艺技术等方面,揭示出西伯利亚大草原上的丝绸之路的贸易传播与文化内涵。

杭州歌剧舞剧院旗下的西子国乐以传统民乐形式演绎了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两首俄罗斯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与《喀秋莎》。
活动最后,赵丰馆长作总结致辞并向来宾们赠送了此次展览的文创“毡制天鹅胸针”。

“丝路岁月”展厅中的毡制天鹅
巴泽雷克出土,艾尔米塔博物馆藏
“冬宫之夜”现场还为来宾们准备了以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四件展品“双鹰纹马龙头牌”“狮头纹地毯”“虎头马笼头牌”“双头狮鹫马笼头牌”的图案元素设计制作的手工饼干。今夜,大家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聆听讲座、欣赏精彩的节目,全方位感受了展览呈现的历史遗存与文化内涵。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