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娅鹃
一 引言
博物馆是展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精神风貌的窗口,肩负着推介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责任。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展览应邀走出国门,国内举办的展览也愈加重视国际传播,新推出的展览也都配备了英文标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完整、准确地传达展览的内容,汉英翻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展览的标题,是一个展览最具标识、最为精炼和有效的宣传文字,是观众获知展览信息的第一步。深谙其重要性的策展人不断琢磨、反复推敲,只为拟定一个满意的中文展览标题。与此相比,英文展览标题因受众面窄,通常不被予以同等重视。目前,国内关于文博翻译的研究多集中于文物名称、展览文本及解说词,少有针对展览标题翻译的讨论。本文参考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目的论”以及国内学者提出的相关翻译理论,梳理展览标题翻译的难点,并参照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国内知名文博机构的展览标题译文,对中国丝绸博物馆(以下简称“国丝馆”)历年展览标题的英译予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翻译策略和建议,希望为日后的展览标题英译工作提供参考。
二 “目的论”及相关理论概述
“目的论”Skopos Theory①由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汉斯·弗米尔(Hans J.Vermeer)在《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一文中首先提出,其主要观点在于:“在目标文本中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忠实’‘对等’理论中规定的原文,而是目标文本的功能,这个功能即目的。”“目的论”包括三大原则: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目的论”使译者摆脱了传统翻译对等论的桎梏。译者不再严格以原文为中心,转而注重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
(1)目的原则:三大原则中的首要原则。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在目标文化中发挥作用,且以译文读者所期望的形式呈现,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技巧与策略的选择;
(2)连贯原则:译文应当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译文读者应该能够理解译文。译者应以译文读者为导向;
(3)忠实原则:译文应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文,但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师新民在《考古名词英译探讨》一文中归纳了翻译文物词语的四原则:即民族性、简洁性、信息性、回译性。简洁性原则要求翻译应言简意赅,考虑西方读者的接受能力,与“目的论”的观点一致。同时,师新民还提出了民族性原则,即翻译要体现民族特色,反映特有的民族内涵。笔者认为民族性和简洁性原则同样适用于展览标题的翻译。
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提出了变译理论的黄忠廉将翻译分为全译和变译,并在《变译的七种变通手段》中提到:“变译活动是由译者根据读者的特殊需求对原作进行变通和翻译的活动……是为了照顾和迁就读者的利益、志趣……使之便于特定读者接受”。他指出变译的灵魂在于变通,但变通绝非随意。译者首先需要整合相关信息来判断可否变通,再选择变通的方式,即七种变通手段:增、减、编、述、缩、并、改。
笔者在其基础上,针对展览标题中常见的独有词、熟语、自组词、抽象词,从“目的论”视角出发,将变译的技巧重新归纳为:
(1)增:补译,在翻译时添加及补全信息;
(2)减:减译,翻译时选择部分翻译,不译、去重;
(3)编:整合原文信息,调整原文结构;
(4)述:将原文主要或部分内容用更通俗的译文表达,由繁至简;
(5)概:概括,向上归类,在概括化的信息层面寻求对等表达;
(6)改:改变原文内容,替换成本体词、主题词、相关词等;并结合译例具体分析。
三 展览标题英译的难点及变译策略
赵聆实将展览标题分为实拟标题和虚拟标题。实拟标题通过直叙展览内容拟定,一般不做修饰。20世纪80年代前,国内的展览标题多以实拟为主。虚拟标题是从某种角度或层面为展览拟定的、经过修饰的标题。近年来,虚拟标题已成为展览命名的主流,而传统的实拟标题则多以副标题的形式出现。本文讨论的译例主要针对虚拟标题中的主标题。这些标题,尤其是含有独有词、熟语、自组词、抽象词等,往往不再适用传统的直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变译策略。
(一)独有词
展览标题中经常包含中国独有的现象、概念,如地理区划、民族称谓、历史年份、朝代名称等。部分独有词,在长期交流传播之下,已被西方文化所接纳。但更多的独有词,仍然难以在英语中找到对等概念。以下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在展览标题中涉及独有词时的英译处理:
表1② 展览标题中独有词的译例分析
通过表1可以看出,涉及地理概念及历史朝代等的独有词,在不影响主要信息的前提下,多选用“减”译;重复或多个出现时,选择必要的、关联度和辨识度高的予以音译。正如师新民提出的民族性原则,晏小花、刘祥清也指出,处理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应本着文化平等的态度,尽量运用异化译法,将文化空缺词译成“中国英语”,如“旗袍 (Qipao)”“如意(Ruyi)”“缂丝(kesi )”等。将带有中华文明特质、而英语语义空缺的词汇直接音译,能体现汉语的民族性和特色性,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保留文化特色要适度,当标题中出现多个独有词时,译者应遵循“目的论”的连贯原则,考虑译文的可读性和读者的接受度,有所选择地进行音译。若过分追求异化效果,译文将成为读者眼中的无效信息。
国丝馆的纺织品修复成果展,由于展品多带有出土地点、所属氏族等标识信息,展览标题经常出现多个独有词。例如“后宫遗珍:清东陵慈禧及容妃服饰修复成果展”(Precious Costumes of Royal Women of the Qing Dynasty),同时出现了“慈禧”“容妃”“清东陵”等多个独有词。拼音的累加,必然增加译文读者的阅读负担。参照“目的论”以及师新民提出的简洁性原则,译者没有一味“硬译”,而是选译了更易理解的“清朝”。但仍有不足,没有了“慈禧”“容妃”“清东陵”的表述,译文内涵扩大为整个清朝后宫的服饰。这个问题可通过在末尾添加时间段予以解决。
同理,“梅里云裳:嘉兴王店明墓出土服饰中韩合作修复与复原展③”(Costumes in Memory: Sino-Korean Joint Conservation Project of Ming Dynasty Textiles)中包含了“浙江”“嘉兴”“王店”“梅里”“明”等多个特有词汇,译者选译了更为人知且关键的汉语信息“明朝”。
(二)熟语
熟语多是经历代传用而约定俗成的短语或句子,如成语谚语、俗语习语、名言警句、诗词歌曲等。因其形式简单、语义精辟、语音和谐,被广泛用于展览标题中④。熟语在展览标题中的用法可大致分为:(1)直接使用;(2)另有所指;(3)变形或谐音。用熟语或改动后的熟语做展览标题,不仅能借用其自带的“知名度”和亲近感,还能巧妙地在其中复合展览的相关信息,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这类词语存在于汉语文化成员的集体意识中,当母语读者看到此类标题时,能触发大脑中已然存在的信息,产生相关联想。即便主标题中的熟语与展览的联系不甚紧密,实拟的副标题也能及时将读者的理解拉回主题。然而,要将这类标题翻译成英文,对译者而言颇具挑战。往往翻译下来,或长篇累牍,或倍显牵强。这种情况下,宜考虑采用变译,特别是改、选等变通的翻译策略,避开与展览主题无紧密关联的中文概念,添加译文读者能接受且与标题高度相关的词汇,把握长度,形成最优表达。
(1)直接使用
当熟语直接或部分用于展览标题时,往往利用其蕴含的文化意象和历史典故,引导读者进行感知、展开联想。这在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的临展标题中尤其多见。
表2 使用熟语作为展览标题的译例分析
根据表2,熟语一般不直接翻译,否则易导致译名过长,并让译文读者的关注重点偏离。译者多采用变译(改)的方法,跳出原文框架,寻求可译性。当熟语含义不为关键信息要素时,也可以不译,或适当补译。
国丝馆的“一花一世界:丝绸之路上的互学互鉴”展(Mutual Learning on the Silk Roads: Stories of the Silk Road Treasures),主标题“一花一世界”借用佛教用语,通过展品讲述丝路故事,体现东西方互学互鉴。译者采用了选、编、增的组合策略,不译原文主标题,将原文副标题移为译文主标题,并补译了“丝路文物故事”。再者,“众望同归: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展(The Silk Roads:Before and After Richthofen ),省译了“众望同归”,将副标题的“丝绸之路”移作主标题,同时补译了译文读者更为熟悉的李希霍芬。
(2)另有所指
当熟语中的部分字词复合了展览的关键词时,标题会变得妙趣横生。翻译这类一语双关的标题,译者通常会省略其表层语义,选择翻译与展览主题相关的本体词。
以国丝馆的“神机妙算:世界织机与织造艺术”展为例,成语“神机妙算”和主题展品“织机”通过“机”相关联。英译时,基于中文的关联消失。因此,译者选择了更贴切展览主题的本体词“织机”,主标题改译为:A World of Looms,放弃了“神机妙算”的语义。同样的,“包罗万象:19至20世纪西方时装包包的世界”展,主标题中复合了展览的主题——包包。译者将其翻译成All in Bags,试图体现两层含义,结果意思就变成“包里的内容”,而非包本身。实际上,此处用应放弃翻译“包罗万象",用All about Bags。
(3)变形或谐音
有些展览标题是将熟语略加修改或利用其谐音得来。这种“移花接木”式的改用也大量出现在广告用语中,令人拍案叫绝。国内此类临展标题也特别多,国丝馆就有“天衣有缝:中国纺织品文物修复成果展”“一青二白:蓝印花布展”等。穆善培在《历史文物汉译英的忠实与通顺问题》中指出,“汉语的双关语、歇后语、同音异义词和拆词联句的妙用或文字游戏,根本无法译成英文”。因此翻译这类标题,只能优先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性,放弃翻译熟语的原义。
表3 使用变形或谐音的熟语作为展览标题的译例分析
国丝馆的“‘疫’路逆行:抗击新冠肺炎医护特展”借用了“一路逆行”的谐音。译者将其译为Way Against Pandemic: Exhibition of health-care efforts against COVID-19,主标题中的"Against”与“Pandemic”有抗击疫情之意与“Way”一起又能体现逆行,较好地完成了标题的翻译。同样,在这里“一路”省略不译。
(三)自组词
展览标题中自组词是基于展览专门设计、临时组合的新词汇。这类词往往只在该展标题中出现,并不在社会上流传使用。
(1)缩写词与简称词
展览标题要求简短明快、概括凝练,因此很多标题会选用缩写或简称词。由于译文读者大多无相关知识储备,参考“目的论”以受众为先的原则,译者碰到缩写词时,需要填补内容;碰到简称词时,则需要转换成原词,再进行翻译。若补充转换后的表述超出标题适合的长度,则需要进一步精简和筛选。
国丝馆“宽厚专精:中国丝绸博物馆 30周年回顾展”中的主标题“宽厚专精”为“视野宽阔,基础厚实,择业专一,技艺精尖”的缩写。经补充,英文为Broad vision, solid foundation, high specialization, exquisite craftsmanship。考虑到标题的篇幅,最终译为Broad Foundation and High Specialization。
国丝馆的民族服饰展标题常常出现简称词,如“滇彩霓裳: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展”“桂风壮韵:壮族织绣文化展”等。其中“滇”是“云南”的简称,“桂”是“广西”的简称。在翻译“桂风壮韵”展时,译者只译了副标题Brocade and Embroidery Culture of Zhuang Nationality in Guangxi。在此,笔者认为可采用变译(改)的技巧,增加主标题的翻译Charm of the Zhuang,提高可译性。
(2)指代词
有些字词,当它们出现在展览标题中,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有的扩大,如部分代整体、个体代泛称,有的缩小,有的已脱离本体,指代其它,如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本体等。翻译此类自组词时,切忌望文生义,要明确指代对象,选择准确的译文。
表4 展览标题中指代词的译例分析
作为纺织品服饰类的专题博物馆,国丝馆的临展标题中一些特定词的出现频率非常高,如“方寸锦秀”“丝路锦绣,“荣归锦上”“锦绣世界,“锦上胡风”“锦绣撷英”等,无一例外用了“锦⑤”字。“锦”泛指彩色丝织品polychrome woven silks,用在上述展览标题中时,部分代整体,范围扩大,泛指所有丝织品。这时候,“锦”应译为silks。
在中国文化中,数字往往具有特殊的指代意义,具体的数字可用来指代抽象的概念,如“九”常用于比喻很多乃至无数。国丝馆曾举办过两个展览:“千缕百衲:敦煌莫高窟出土纺织品的保护与研究”和“千针万线:中国刺绣艺术展”。第一个展览标题翻为Thousands of Thread and Hundreds of Patchwork,明显受到了原文的局限。第二个则有所改进,意识到百、千、万都是表示多,“千针万线”于是翻成了Countless Stitching and Marvelous Threads。但该译文仍存在问题,marvelous可形容技艺高超,与threads搭配并不合适,应调整位置,改为Countless Threads and Marvelous Stitching。
(四)抽象词
许多策展人都喜欢将策展观点加以提炼升华为抽象性的语言,向读者传递超出文本的文化意象。这些或虚无缥缈、或大气磅礴、或吟风弄月的标题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译者碰到此类标题时,应跳出抽象词汇的局限,以译文读者为导向,灵活运用述、概、减等变译策略,挖掘展览标题的可译性。
表5 展览标题中抽象词的译例分析
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例如“古代中国”“复兴之路”等视野开阔、气势恢弘的主题展览较多。与宏大型的中文标题不同,译文相对更为平实和通俗。除了华丽辞藻型的标题,文雅型表达也常常出现在展览标题中,如国丝馆的“燕尔柔白:19-20世纪西方婚纱展”。主标题字面意为“感情的亲昵和温柔”,似乎跟副标题以及展览本身的关联性不够紧密。若做不译处理,直接翻译副标题,会损失原标题满含的美感意境和珍贵的审美信息。因此,译者根据展览的整体氛围和展出对象的特点,使用概括的变译方法,得出浪漫、精致、纯洁、圣洁等词汇,再由策展人选出与展览最为贴切的词汇,最终译为Romance and Purity: Western Wedding Dresses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四 结论
结合上述译例,可以得出:翻译标题中的独有词,可考虑保留中华文化特色,适当音译;当碰到多个独有词时,应关照译文读者的阅读体验,去掉重复或非必要的,选择最关键的进行音译。标题里出现熟语、自组词、抽象词时,应分析该词与展览主题的关联性,灵活运用变译策略寻求可译性。同时,内容的取舍也很重要,难以在标题篇幅内表述清楚的词,可不译;标题信息不完整时,可适当补译。
由于中西方话语体系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在篇幅有限的标题翻译中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乃至相同的感受绝非易事。作为博物馆的译者,平时应注重对语言、文化的学习积累,深入了解展览,切实提高原文可译度和译文接受度,向世界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255一261.
[2]师新民.考古文物名词英译探讨[J].中国科技翻译,2007,20(3):35,61一62.
[3]赵聆实.博物馆展览标题论说—以吉林省博物院等博物馆为例[A].吉林省博物院编耕耘录:吉林省博物院学术文集2011[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 ,70-72.
[4]黄忠廉.变译的七种变通手段[J].外语学刊2002(1): 93:一96.
[5]晏小花,刘祥清.汉英翻译的文化空缺及其翻译对策[J].中国科技翻译,2002, 15(1):8一10, 63.
[6]毛珊君.如何为展览取一个好名字?[N].中国文物报,2016一4一13(8).
[7]穆善培.历史文物汉译英的忠实与通顺问题[J].上海科技翻译,1991(3): 11一15.
[8]邱大平.大英博物馆文物解说词对中国文物英译的启示[J].中国翻译,2018(3) : 108-112 .
注释:
①Skopos,源自希腊语,意为“目的”,在此指目标文本,即译文的目的。
②本文中表格部分信息均根据各博物馆官网或公开资料整理。
③王店,该批文物出土地地名,属浙江省嘉兴市,旧称梅里,为明代兴起的丝绸业专业市镇。
④根据《如何为展览取一个好名字》(2016)统计:“当前国内博物馆展览标题中,约64%的展览标题形式为主副标题联合,……且60%为四字成语。”
⑤《说文》:“锦,襄邑织文。从帛,金声。”即用彩色经纬丝织出各种图案花纹的纺织品,泛指具有多种彩色花纹的丝织物。
本文来源:《中国博物馆》二〇二二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