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一文Vol.36|弓与箭
2022-08-10

“西海长云:6-8世纪丝绸之路青海道”于7月8日开展,这是以吐谷浑古国的历史、文化、生活、艺术为切入点,介绍丝绸之路青海道在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中华各民族多元融合历史过程的专题展览。说起“丝绸之路”,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河西走廊”,但其实从益州(今四川成都)到西域有一条通行历史悠久、几乎与河西走廊并行的道路——青海道。青海道的开拓历史悠久,在某些历史时期承担起了作为东西交通枢纽的重任。其第一个鼎盛时期是在南北朝。此时的青海道,也称“吐谷浑道”“河南道”(指经青海贵德、循化的黄河以南地区,也指南北朝时期吐谷浑王国封地),这与吐谷浑民族崛起的历史息息相关。


一 鲜卑族的游牧基因

秦汉魏晋时期,鲜卑民族是中国北方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东汉末年,鲜卑族的杰出人物檀石槐建立起了一个草原部落军事大联盟,一度“南抄汉边,北据丁令,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据有蒙古高原大部,西临今北疆地区,势力范围已接近西域和中亚。西晋永嘉以后,鲜卑拓跋部、慕容部、宇文部、乞伏部(陇西鲜卑)、秃发部(河西鲜卑)“分拒地险”“分镖起乱”。五胡十六国中,由鲜卑民族所建立的政权为数最多,分别是拓跋部建立的代、北魏,慕容部建立的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乞伏部建立的西秦,秃发部建立的南凉,加上十六国之外的吐谷浑,鲜卑族共建立了大大小小9个割据政权。

其中,吐谷浑所属的即是慕容鲜卑部。238年,曹魏王朝为了统一北方,派老将司马懿征讨辽东的公孙氏政权。史载,鲜卑部落大人莫护跋率人马参加了此次军事行动,立功后被曹魏封为“率义王”。四年后,曹魏派毌丘俭征讨高句丽,随同出征的慕容部首领是莫护跋之子木延。木延因此被曹魏赐为大都督、左贤王。到了木延之子涉归,因功被封为鲜卑单于。涉归有两子,嫡子慕容廆和庶长子吐谷浑。据史籍记载,吐谷浑与廆因马场放牧产生矛盾,吐谷浑率部西迁,后在青海拓地建国。而东北的慕容部则在慕容廆的领导下逐渐强大,其后不久慕容皝建立前燕,并迅速汉化。

“西海长云:6-8世纪丝绸之路青海道”展览展厅


鲜卑拓跋部则是由鲜卑族与匈奴部落混合而成的部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统一中国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公元1世纪前叶,拓跋鲜卑从大兴安岭北段南迁到呼伦贝尔草原(“大泽”)。东汉初年,拓跋鲜卑又再次南迁,直至檀石槐鲜卑部落联盟瓦解前所占据的“匈奴故地”,也即今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占据“匈奴故地”后的拓跋鲜卑得以崛起,建立起代—魏政权并重新打通了北方“丝绸之路”。拓跋鲜卑先后建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平城(今山西大同)和洛阳,奠定了北魏“盛乐时代”(公元258~398年)、“平城时代”(公元398~493年)以及“洛阳时代”(公元493~534年)。

东汉时期 鲜卑等部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精装本)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

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67页


十六国时期 成 前赵 前凉 后赵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精装本)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

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7-8页


南北朝时期 宋 魏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精装本)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

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17-18页


古文献《魏书·序纪》中记述鲜卑的祖先“畜牧迁徙,射猎为业”,鲜卑族的主要产业是畜牧,其次是射猎。鲜卑人是尚武的马背民族,长于猎射,成年男性部落民平时都是生产者,或放牧或狩猎,一旦有战事发生,或有戌卫需要,上马即为战士。其主要兵器为弓、刀,尤其倚重弓箭。“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婆,我是胡家儿,不解汉儿歌。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雌雄。”这首《折杨柳词》是北朝时在大江南北广泛流行的民歌,鲜卑人在这首歌中对自己英健强悍的民族性格进行了生动描述。


二 弓箭:最古老的兵器之一

“后羿射日”的传说我们耳熟能详。相传远古时候,大地出现了严重的旱灾。炎热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晒干了禾苗草木。原来,帝俊与羲和生了10个孩子都是太阳,他们住在东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树叫扶桑。10个太阳睡在枝条的底下,轮流跑出来在天空执勤,照耀大地。但有时,他们一起出来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为了拯救人类,后羿张弓搭箭,向那9个太阳射去。只见天空出现爆裂的火球,坠下一只只三足乌。最后,天上只留下一个太阳,人民因此将后羿誉为英雄。这段神话中后羿所用的武器就是弓箭。

弓箭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兵器之一,距今应该已有三万多年历史。最原始、最简单的弓箭是弧形单体弓,“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即用单片的木头或竹材制成弓,用削尖了的木棍或竹杆做箭。为加强弓箭的杀伤力,人们不断地对弓箭进行改良,简陋的单体弓发展为复合弓,在竹、木箭的前端加装更为坚硬锐利的箭头——镞,同时为增强稳定性,添加了尾羽。

古代文献中常说的“良弓劲弩”就是对复合弓的美誉。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发现,中国复合弓的制造技术在东周至秦代时期就臻于成熟。复合弓制作工艺复杂,弓体可分为弓弣、弓渊、弓弭、弓弦四大部分。弓弣是弓体中部把握的部分,多为木干,弣部左右侧贴附角、骨片。弓渊是弓弣与弓弰之间连接的弧形部分,用弹性优良的薄木为干体,内以好胶粘贴角片,外粘贴制好的筋,再外缠附生丝线、桦树皮等胶性好、防潮的材料。

弓、箭各部分名称图

依据于志勇《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出土骨签之名物考》所绘

弓弭是在弓弰细挺的弓体左右两侧粘贴的骨片、角或耐磨擦铜、玉石类的材料,并刻出半月形勾弦锲口为弦槽以系结弓弦。目的是增加牢度,使弰部更加结实牢固,且能使弓弰更为细挺。而弓的弰部越细挺,射击时就可以增加弹性,减小阻力,而使箭射的更远。弓弭大多为长条刀形,上端呈圆弧状,一侧有挂系弓弦的弦槽,下端呈长条锐状。完整弓弭一般长22-33、宽1.6-3厘米。新疆的尼雅遗址、黑龙江的凤林遗址、山西大同的东信国际北魏墓地等均有骨弭出土。


骨弓弭(残断)

北魏(386~534年)

2013年大同开源街北东信国际北魏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馆藏


骨弓弭

1999年黑龙江凤林遗址出土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箭是搭在弓上发射的武器,包括箭镞、箭杆和箭羽。箭镞是箭的前端尖峰处,是弓箭中最具杀伤力的部分。目前考古学界发现最早的箭镞为1963年在山西朔县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掘出石制箭镞,经测定其年代为2.8万年前。箭镞所用材料跟不同时期的工艺水平有关,铁镞、铜镞、骨镞、石镞、甚至还有用兽角、蚌壳等制造的镞。形态也不断演进,翼式、棱式、矛式和扁平式等等不一而足。


骨镞

2004年大同交通苑北魏墓群出土

大同市博物馆藏


参考文献:

1.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周伟洲,《吐谷浑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 于志勇,《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出土骨签之名物考》,《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2期,第48-62页。

4. 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