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薛雁
几何纹暗花绸长袍
20世纪30年代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袍长136厘米,通袖长147厘米
1644年满族入关、定都北京,建立了清朝统治。清政府为了用满族的服饰来同化汉族人,曾强制汉人剃发易服,在受到汉人的强烈反抗后,采纳了明朝遗臣金之俊的“十不从”政策,其中“男从女不从”,即统一了男人的服饰,长袍就是被服从的产物。
从此,在清代,不管是满族,还是汉族,无论皇族百官,还是绅士耄老,抑或豪商巨贾,一年四季,男人们通常都穿长袍。冬天,穿貂皮或棉长袍;夏天,穿轻薄单长袍;富贵人穿绸缎长袍,穷人穿布长袍;皇族百官穿马蹄袖长袍,汉族男子穿平袖长袍。长袍配马褂、头戴瓜皮帽成了中国男人的主流服装。穿长袍马褂可以出席任何正规的场合,在西方人的眼中,长袍马褂就是中国男人的晚礼服。
马褂一般穿在长袍的外面,有大襟、对襟和琵琶襟等数种。马褂长至腰际,袖长过手或至腕,起初是一种骑猎服用的行服。相传乾隆年间,军机大臣傅恒为骑马便捷喜爱穿马褂,经常穿着马褂领兵打仗,在一次征服金川的战争中因穿此服得胜而归,故又称"得胜褂"。
此后受到广大百姓的崇尚,尤其是商人往往以穿马褂为时髦之标志,《都门杂咏》中有这样的诗句:“珍珠袍套属官曹,开褉衣裳势最豪。商贾近来新学得,石青马褂出风毛。”
图1 清代穿长袍马褂的男子
清代长袍的款式为圆领,清中期后更流行立领,右衽,长至脚踝,一般两边开衩。面料有江绸、暗花缎、漳绒、芝麻纱等,图案以团花、团寿、花卉纹为多。
图2 清品蓝色团花漳绒马褂(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清早、中期流行宽松直身式,至清末以后,受西方适身式潮流的影响,袍变得越来越瘦长,长至脚面,袖仅容臂,形不掩臂,《京华竹枝词》中记载:“新式衣裳夸有根,极长极窄太难论,洋人着服图灵便,几见缠躬不可蹲。”说的就是穿这种窄瘦型的长袍,好像身子蹲一下就会把衣服挣破。
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的《服制条例》中将蓝长袍、黑马褂列为"国民礼服" ,除了少数西化的时髦人士穿着西装外,长袍马褂依然是中国男人的主流服装,后随着中山装的隆重推行,逐渐形成了长袍、中山装和西装的并举。
图3 20世纪20年代老照片
图4-5 20世纪20年代老照片
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的这件20世纪30年代的几何纹暗花绸长袍,即为较瘦身形的一例。
长袍的颜色采用了纯粹而素净的黑色,图案也是简洁的几何纹样,抽象的几何形加杂着有点小小的碎花,散散地、随意地洒落在衣料上,似乎不经意的点缀。犹如在历史影像里所见的那样,穿着长袍的男人们,有的坐着或站立着,有的行走着,长袍里沁透出的是一种谦恭、内敛、含蓄和刚毅的气息。此时的长袍,大多与礼帽相配,脚上穿着布鞋或皮鞋。
参考文献:
1. 杨源主编《中国服饰百年时尚》,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年。
2. 卞向阳著《中国近现代海派服装史》,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