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帆
20世纪30-40年代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黑地涡纹蕾丝旗袍
长34厘米;宽20厘米
蕾丝旗袍,主角即为蕾丝,其恰到好处的应用及装饰,为旗袍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一经兴起便迅速流行,成为民国时期的时尚新宠。
蕾丝旗袍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30-40年代达到鼎盛,这一时期机器生产的蕾丝面料无论是在技术还是种类样式方面都已相当成熟,装饰于旗袍上的蕾丝,绝大多数为机器生产,相对于极尽奢华且价格昂贵的手工蕾丝做旗袍的装饰,大众更倾向于直接买机器生产的蕾丝面料。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的这件黑地涡纹蕾丝旗袍为20世纪30-40年代生产,通体采用轻薄的蕾丝面料,穿搭时需衬裙打底。在黑色网格状底上织出黑白相间的涡纹,繁密有序,遍布旗袍的每个部位,兼具时尚又不失旗袍的华美典雅之感。
黑地涡纹蕾丝旗袍细节图
组织结构图
首先分析这件黑地涡纹蕾丝旗袍的形制特点。用字母编号具体为,a立领,b袖口,c斜襟,d腰身,收腰明显,可凸显女性身姿,e侧边开叉处,f下摆。在领口、襟缘、袖口、开叉处及下摆处均镶有黑色细滚边,防止旗袍磨损的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
黑地涡纹蕾丝旗袍形制分析图
蕾丝旗袍在当时迅速流行起来,深受名流政要衣着品味、审美倾向的影响。随着西风东渐,审美思想日益开放,轻薄通透的蕾丝旗袍更能展现女性的柔曼身姿,逐渐成为女性所追求的目标。这一时期引领蕾丝旗袍风尚的女性要数政治家宋美龄女士及影星蝴蝶,她们都有一大批“粉丝”,她们的着装方式受到了众多女性的效仿。
宋美龄女士穿着蕾丝旗袍(图片来源网络)
影星蝴蝶穿着镶蕾丝边的旗袍(图片来源网络)
周璇是民国年间的传奇明星,她的一举一动都能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周璇的衣着打扮自然也是众人效仿的典范。无论是在电影作品中还是生活中,她所穿着的蕾丝旗袍,最大程度地展现了女性之妩媚,将蕾丝旗袍与体态之美结合得浑然天成,成为名媛和年轻小姐们追捧的款式。周璇穿过的蕾丝旗袍,其中有件与中国丝绸博物馆藏的这件黑地涡纹蕾丝旗袍非常相似。
影星周璇穿着涡纹蕾丝旗袍(图片来源网络)
再来分析这件黑地涡纹蕾丝旗袍的纹样特点。这件旗袍在传统涡纹的基础上进行了演变,加上蕾丝面料特殊的通透性,增强了涡纹的立体感和层次性,已经没有了传统纹样的古老气息,改良得非常时尚。传统涡纹近似水涡,其特征是圆形,内圈沿边饰有旋转状弧线,头部呈勾状,似水涡激起,最早盛行于商周时代。
黑地涡纹蕾丝旗袍纹样细节图(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早期涡纹图案(图片来源网络)
最后来看这件黑地涡纹蕾丝旗袍的装饰手法。它属于通体蕾丝装饰,即整件旗袍均采用蕾丝面料。等大的涡纹蕾丝均匀分布,若隐若现的网孔、虚实对比的纹样,充分表达出了当时西方的浪漫主义审美倾向。
蕾丝旗袍可分为局部装饰及通体装饰两类,局部装饰即为镶边蕾丝旗袍,多出现早期旗袍中,这一时期西风渐进,人们的思想刚刚解放,开放程度也处于萌芽阶段,因此通透的蕾丝面料还不会大张旗鼓地应用开来,只是在旗袍的边缘及襟缘处局部装饰。随着民国后期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西式,接受西方审美的影响也逐渐扩大,这时通体蕾丝旗袍自然成为流行的典范。
蕾丝旗袍的局部装饰,可对比来看这件紫色织锦缎镶蕾丝边短袖旗袍,面料用蓝紫色打底,在领缘、襟缘、袖口和下摆等处镶有藕色蕾丝,厚重的织锦缎搭配轻薄清新的花卉纹蕾丝边,使得整件旗袍从外观上看起来轻便了很多,蕾丝的点缀起到了虚实对比的审美装饰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塑形及耐磨两方面。
民国紫色织锦缎镶蕾丝边短袖旗袍(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蕾丝源于欧洲,这一古老的工艺在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漂洋过海传到中国,与旗袍结合创造出奇妙的化学反应,将古典与时尚、东方的含蓄美与西方的浪漫感结合得淋漓尽致,至今仍是时尚界借鉴的源泉。
参考文献
1.薛雁. 华装风姿[M]. 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
2.包铭新.20世纪上半叶的海派旗袍[J]. 装饰,2000.5
3.袁宣萍.民国旗袍与海派文化[J]. 装饰,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