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织锦技艺•传承与创新•2019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苏州成功举办
2019-04-20
来源:世界丝绸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4月18日,由中国苏州创博会组委会主办,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市钱小萍古丝绸复制研究所、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承办的织锦技艺•传承与创新•2019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苏州举行,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瑞典、罗马尼亚、越南等国内外的10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织锦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深入交流。国家文旅部非遗司副司长张玉红、苏州市副市长王飏、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杰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各国专家学者围绕织锦技艺传承与创新作了主旨发言和论文交流,汇报并讨论了近期研究成果。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院长潘志娟,台湾辅仁大学织品服装学院副院长何兆华,日本信州大学纤维学部教授森川英明,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丝绸学院党委书记祝成炎,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李加林担任分会场主持。

以下为世界丝绸网为您整理的专家主题报告。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织造技艺传承人钱小萍从经锦、纬锦和宋锦的艺术之美、结构之美和工艺之美剖析了古代织锦技艺的奥秘和精妙之处。
美国希金博翰档案馆馆长蒲丽珊(Alex Polach)介绍了希金博翰档案馆藏来自中国、欧美以及丝绸之路沿线的丝绸面料,其中从金到清朝600年间的手工织金锦面料引人注目。

日本信州大学纤维学部森川英明教授从纺织工程和数字科学的角度分析了蚕茧、蚕丝和丝绸,进而反映了历史文明与丝绸文化的交织。

法国巴黎高等实习研究院庄灵(Eric Boudot)通过亚欧古代技术交流介绍了公元第三世纪到第八世纪中国织锦的变更。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介绍了国丝馆关于多综提花技术开展的研究及技术成果,并进一步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美国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教授、东亚艺术中心副主任蒋人和(Katherine Tsiang)利用团队开发的成像软件记录,展示了丝绸、服饰等织锦技艺,了解更多织造原理。

故宫博物院宫廷部副研究馆员章新展示了馆藏大量清宫旧藏织锦及应用,并通过史料与文物相印证,还原了清代宫廷织锦的装饰之道。

日本冈谷蚕丝博物馆馆长高林千幸就日本丝绸技术的发展变迁、冈谷蚕丝博物馆与附属缫丝厂合并运营、与苏州丝绸博物馆的交流互动作了详细介绍。

台湾辅仁大学织品服装学院副院长何兆华介绍了清水河流域腰机织造的“Linx”织物与“绫”织物的相似原理,希望通过进一步研究挖掘二者历史关联,保护并传承苗族传统织造技艺。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文保部主任王军对纺织品自身及保护环境的分析,总结了有利于大报恩寺遗址地宫出土纺织品保存的要素特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保院赵作勇以博物馆一件清代织锦缠枝牡丹吉祥纹土司官服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方法对文物保存状况进行了科学分析与工艺研究。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王国和教授以八宝为题材,通过纹样与织物结构、规格设计,研发了二类高档全真丝色织提花织物。

北京艺术博物馆王淑珍介绍了馆藏明代织绣品情况,并选取宋锦、双层锦、棉锦和云锦的代表作品对馆藏明代织锦进行了赏析。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馆长钟秉章介绍了蜀锦历史与传承现状、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融合发展,并探索了文化变迁中重构蜀锦传统技艺的当代价值。

云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文通过典型云锦作品的赏析,展示了云锦织造技艺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王越平对私人收藏的明代袍服材质、面料色彩和花卉纹绫进行了分析和仿制,为明代服饰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龚建培教授对民国丝绸印花在品种、工艺发展、设计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民国丝绸印花为中国丝绸印染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南京锦绣盛世云锦织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健介绍了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国家级文物素纱禅衣的特点及仿制技术指标。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英才学校梁新会介绍了苏蕙文化与陕西武功土织布的传承与创新。

会议期间还签订了高校学生实习基地合作、织锦复制合作和宋锦创新应用合作等协议,促进丝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织造技艺传承人钱小萍表示此次交流成果对传统织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值得当代人深思如何做到真正意义的传承和创新。
此次会议为织锦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专家学者相互交流、了解前沿研究技术,共享研究成果、开拓研究思路,提升织锦行业文化软实力,致力于织锦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织锦技艺•传承与创新•2019国际学术会议在“锦衣华服”的旗袍秀中结束。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