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中国丝博举办“丝路之缬”系列展
2014-11-03

扎染布、蓝印花布……它们其实都有同一个名字“缬(xié)”。“缬”字大约在唐代出现,用作古代防染印花织物的统称。
这个周末,位于杭州玉皇山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浸染在一片绚丽的色彩之中--“丝路之缬:绞缬、夹缬和扎经染色展览”吸引了众多游人的目光,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名专家学者汇聚在“第九届国际绞缬染织研讨会”,共同探寻丝路之缬之美。
在上下5000年的文明之路上,丝绸以一袭柔美的力量征服世界。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和世界绞缬协会举办的本次系列展览,有“丝路之缬:古代中国”、“丝路之缬:从亚洲到世界”、“丝路之缬:当代艺术”、“汉晋衣裳:中国古代装束复原”等展览,向人们勾勒出一幅美妙的丝路长廊。
    
中外丝绸华丽展现
远远望去,呈现在户外休闲区的“丝路之缬:染新”展览,由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的年轻艺术家以集体创作的方式呈现。他们从染布、缝制、捆扎的过程中提取并运用了传统绞缬工艺的各种元素,将其融入户外装置作品中,完美地展现了传统技艺与当代艺术的链接。
历史展厅展出的10件中国古代丝绸染缬作品均为丝博藏品。策展人徐铮指着一件北朝时期的绞缬绢衣说,此件上衣为对襟短身,两襟微微相交,袖子为喇叭形的宽袖,当时称为襦。面料全部采用绞缬染出的褐色地黄色小点纹绢。目前,全由绞缬绢制成、且保存如此完整的服装,考古界仅发现此一件。
走进修复展示馆,日本策展人和田良子带你“从亚洲到世界”欣赏丝绸的另一种奢侈。日本江户晚期的京红夹缬、突尼斯柏柏尔人绞缬、秘鲁中部海岸区的筒衣、20世纪拉菲草编织扎染等,在展厅交织成一片华丽。
   
融合创新通向未来
随着技术日新月异,当代艺术家和工艺师探索古代技术,经过创新,藉以表达个人情感、环境意识、文化价值,并研发出新工艺。他们的探索,通过多种媒体,产生了多姿多彩的成果:染色、印花、激光蚀刻、移印等。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的多种结合成为一种趋势,而这种融合技术、材料和不同工艺的趋势,也为纺织品和服装设计提供了一个良好机遇。
谈及此次系列大展与研讨会活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解释:Shibori是日语中绞缬的发音,与中国古代绞缬的含义一样,最初指的是扎染印花工艺,后被国际纺织印染术语所采用。这类技术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而中国更是众多绞缬工艺的发源地,在漫长的历史上,通过丝绸之路传向世界各地,这已被中国通往北方、南方、以及东方的丝绸之路沿线上发掘出土的大量绞缬实物所证实。
为了研究和推广传统绞缬艺术,身在美国的和田良子于1992年建立了国际绞缬组织,致力于对世界各地的传统绞缬工艺进行保护、继承性创新和跨文化交流。国际绞缬组织定期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其中最主要、最重大的活动是每隔几年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绞缬染织研讨会。在本次研讨会上,300位学者围绕着考古学、民族学、时尚与服装、艺术、文物保护等专题各抒己见。
美妙丝路,一头连着过去,一头通向未来。
    
延伸阅读
“夹缬”和“蜡缬”、“绞缬”统称染缬,是我国传统印花工艺。“夹缬”最早可上溯至东汉时期,制法是用镂空花板将丝绸或棉等天然纤维织物夹住,再涂上一种浆粉混合物(多数由豆浆和石灰做成),待干后投入染缸加染,染后晾干,刮去浆粉,花纹即显出。另一种则直接用刻花模板夹住花布,用颜料刷染,而不入染缸。白居易有“黄夹缬林寒有叶”的诗句,自唐以来,中等以上人家妇女的衣裙和家庭日用屏风幛幔,多应用染缬类织物。
绞缬,在民间通常称之为“撮花”,是一种把布料的局部进行扎结、防止局部染色而形成预期花纹的印染方法。扎经染色是分批扎结,染色,原理与绞缬相似,但效果不同。

来源:浙江日报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