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7月24日电(记者王艳明李呐张文静)在离甘肃黑河西岸不远的一片台地上,张朝拿着小手铲对一处史前遗址进行仔细清理,在这个约1平方米的灰坑内,不时有彩陶碎片和动物骨头露出地面。
张朝是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在读研究生,正跟着老师在甘肃张掖黑水国史前遗址开展田野考古实习。在他身后不远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张良仁正在对一处房基遗址进行清理。
“这里是一处土坯房基址,是今年的最新发现。”张良仁说,从近三年来的考古发掘看,在距今4100年至3600年间,甘肃黑河西岸生活着一个史前聚落,当时古人居住的房屋有半地穴、洞柱和土坯三种类型,建筑技术在不断走向成熟。
黑水国遗址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西北约17公里处,过去被认为是一处汉代遗址。但自2010年以来,由多家考古研究所和大学联合开展的考古发掘表明,这一遗址的人类活动可追溯到距今4000年前,当时的古人过着定居生活,从事粮食种植并掌握了较高的冶金技术。
“2010年,这里出土了一批碳化的农作物种子,已经确认的有小麦和大麦。”张良仁介绍,考古现场还出土了石锄、石刀等从事农业生产的工具。这些遗物共同表明,早在4000年前,黑水国一带的史前居民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较之房屋基址和农业生产而言,黑水国史前遗址发现的冶炼遗物和遗迹更是引起了中外考古学界的关注。
“从出土的器物看,当时的冶炼以红铜为主,出现了少量锡铜,并已经开始进行合金化的尝试。”据负责现场发掘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陈国科介绍,在过去三年的考古发掘中,这一遗址出土了大量冶炼遗物,其中仅铜器就有40余件,另外还发现了大量炉渣、矿石、炉壁、鼓风管、石范等与冶炼相关的遗物。
通过初步分析研究,考古人员确定,在黑水国史前遗址中,存在着铜冶炼作坊,这在过去的史前考古中非常罕见。
黑水国史前遗址所在的黑河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段,它与东面的石羊河和西边的疏勒河一同被称为甘肃三大内陆河。数千年来,丰沛的祁连山(600720,股吧)雪水,滋润着沿途的戈壁,形成一片片绿洲。在汉代开通西域和设立河西四郡后,这里成为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近年来一个个史前遗址的陆续发现,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在“丝绸之路”闻名中外之前,这里已经是古人生活和繁衍的重要区域,对人类文明发展影响重大的农业、畜牧业和金属冶炼,已经在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出现。
位于甘肃酒泉中寨村附近的西河滩史前遗址就是其中的另一个重要发现。考古发掘表明,这是一个距今4000年的大型原始聚落遗址。
“截至目前,尚未有牛羊圈遗址在原始聚落中出土,西河滩遗址却给人们这样一个前所未闻的惊喜。”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赵丛苍说。
而在甘肃武威磨咀子遗址发掘中出土的墓葬和器物表明,在距今4000多年前,石羊河流域也已经有了发达的史前文化。
目前,中国正在联合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名称进行联合“申遗”,“丝绸之路”甘肃段的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都榜上有名。从黑水国到西河滩,再到磨咀子,一处处史前文化遗址被从地下发现,为这些优秀的地上文化遗产增加了历史的纵深和文化的厚重。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实习编辑李禾青)
http://www.ccrnews.com.cn/plus/view.php?aid=4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