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多国策展人齐聚:全方位共享丝路故事诠释方式
2019-06-26
原创: 毅男  转载自弘博网
6月22日,由中国丝绸博物馆(以下简称“国丝馆”)主办的“丝绸之路博物馆策展人论坛:主题与合作”在国丝馆银瀚厅开幕。此次论坛配合“丝路岁月:大时代下的小故事”展览,为增强展览学术内涵、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策展人合作与交流而举办。同时,也是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和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委会的活动项目之一。
6月22日当天,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路在线项目主管莫罕达德.沙巴罕出席论坛并致辞。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欧洲、亚洲、美洲等多国的23名策展人进行了主题发言。发言从各馆实际出发,结合展览策划具体案例围绕展览定位、主题诠释、展陈手段、叙述方式等众多问题进行了讨论分享。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关强致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路在线项目主管 莫罕达德.沙巴罕致辞

以丝路展为主题的国际研讨

丝绸之路,常被简称为丝路(以下均简称“丝路”),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Schirach)在1877年《中国——我的旅行成果》一书中提出。通常指欧亚北部商路,因为主要贸易是丝绸,故以此命名。
丝绸之路路线图

广义上的丝路遍及欧亚大陆,东至朝鲜、日本,西至法国、荷兰,同时包括北非、东非部分国家,由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构成,是人类历史上沟通东西方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此外,因其存在时间长,对不同人类文明的形成发展影响深远,所以一直以来受到相关研究人员和机构的关注。
在博物馆当中,丝路文化相关的遗址、遗迹、遗物也备受关注。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特别是亚欧大陆上的许多博物馆都重视丝路文物收藏与保护,并以此为主题,策划了许多专题展览。
大英博物馆 Helen Wang 
来自大英博物馆Helen Wang带来了这样一组数据,依据国际敦煌项目网站统计提供的资料可知,从1996年至2018年,与丝路主题相关的展览共有100余场,众多国家关注和举办过相关主题展览,其中直接以“丝路”(Silk Road)命名的展览有39场。

而在众多的丝路相关主题展中,不难发现欧美国家较早开始关注这一主题,基本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便有相关展览问世。以大都会博物馆为例,从1997年开始先后筹划了“丝如金时:中亚和中国纺织品”、“走向盛唐:中国200-750”、“忽必烈的世界:元代中国的艺术”等三大相关展览。在内容诠释方面,许多成熟的展览注重将某一区域文化放置于整体和大的历史环境当中,注重探讨文化间交流对某一文化形成产生的影响。

国丝馆馆长赵丰 结合自身客座研究经历分享介绍大都会博物馆相关展览
在中国,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研究成果的逐渐丰富以及“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行,与丝路文化相关的展览也开始出现。从2013年—2016年,全国博物馆仅围绕海丝这一主题,就举办展览24个。综合类、地域类、对比类、专题类等不同形式的展览,开始出现在全国各大博物馆中。

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 Mawaddatul Khsuna Rizqika 在论坛上分享介绍本馆举办的展览

与此同时,分布在丝路沿线上的其他许多亚洲国家也同样关注对丝路文化的展示。2011年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与中国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多彩而独特的名族文化展”,关注通过丝路进入印尼的华人;2017年哈萨克斯坦开启的“金人”巡回展览项目,注重将丝路古城上的文化遗物送到更多国家展示;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则每年定期将正仓院所藏8世纪精美亚洲文物对外展出,启发民众了解其他文化对日本本土文化形成产生的影响。

哈萨克斯斯坦国家博物馆 Aisara Kainazarova 分享介绍“金人”巡回展览项目

基于此,国丝馆发起举办此次论坛,首次在国际范围内将丝路展作为一大展览门类单独进行讨论。整个研讨会被划分为欧美、亚洲、中国三部分,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人员、策展人员,围绕丝路展这一主题依次分享发言,以全面的视角关注丝路展当下问题、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给中国和世界各国致力于此类展览策划的研究人员以启发。

奈良国立博物馆 内藤荣 分享介绍正仓院文物研究及展览


对现存问题的尝试性回答
同一主题下,展览怎样设计才能避免雷同?如何做才能客观的展示、展现自身文明?面对普通观众,怎样帮助他们理解文化?面对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在讨论当中,许多策展人都从自己的策展实践出发,试图给出回答。
同一主题下,怎样避免雷同?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丝路展的出现,在同样的主题下如何避免雷同,成为许多策展人的努力方向。而好的展题切入角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开启全新的视角。

中国航海博物馆 毛敏 分享介绍“风正好扬帆——中国古代海航科技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许多策展人分享了他们从单一历史类选题向多种类型选题并重的尝试。举例来说,同样是聚焦海上丝路,不同于其他博物馆关注政治经济发展史,中国航海博物馆从自身馆藏实际出发,将着眼点放在了对中国古代航海科技的展示。策展人毛敏在介绍中提到,2018年中国航海馆设计推出了“风正好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
展览关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背后的航海科技,在展览当中除了直观讲述、实物展示之外,还配合互动参与项目、多媒体技术支持,观众可以亲自体验摇橹划船、直观的了解每件机械零部件的运作,真正走进古代航海技术,通过观看展览熟悉古代科技在航海领域的应用。同样是阐释丝路主题,在贴合本馆实际的同时成功避免了雷同与俗套。

国丝馆 周旸 介绍分享“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展”

与此同时,国丝馆“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展”也选择了将科技成果展示作为主题切入点。略有不同的是,国丝馆关注的是当代文保工作者运用技术保护丝路文化。国丝馆周旸在报告中介绍,该展览于2017年开展,展览以文保科技为切入点,着重讲述文物保护工作者对丝路文化遗产的修复、保护、分析、复原等系列工作,赋予古老文物以新的讲述角度,同时也极好的展现了近些年文物工作者的工作成果,增加展览对观众的吸引力。
“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展”海报

如何客观展示自身文明?

作为横贯亚欧大陆的重要商贸路线,丝路沟通起沿线大大小小众多文明。在沟通交流、商贸往来的过程中,不同文化间不断发生融合与碰撞,形成了最终的文化面貌。在论坛上,很多策展人都提出,丝路主题展览应当以更广阔的视角解读地域文化。只有将地域文化置于整体当中,才能更全面、客观的审视自身形成发展的过程,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

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陈叙良 分享发言

对此,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陈叙良分享了本馆的尝试。2018年湖南省博物馆推出“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与单纯注重展示本土文化不同,此次展览将着眼点关注于东西方文化在沟通交流中的相互影响,通过展品展示,引导观众寻找彼此文化间遗留下的对方痕迹。在内容诠释上,展览聚焦讲故事的形式,让观众以相对轻松的方式理解这种文化交流的双向性与相互影响,将自身文化置于更广阔的范围内客观看待。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海报

如何帮助观众理解其他文化?

在展览当中,怎样帮助观众理解他们并不熟悉的文化,对策展人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对于这个问题,策展人们也都从自己的实际经验出发给进行了分享。
帮助观众建立空间意识,在很多策展人看来是很有必要的。艾米塔什博物馆研究员Maria Menshikova和亚洲文明博物馆策展人Stephen A.Murphy都提出,在一些情况下,观众对提到的地方并不了解,对它的方位、环境、气候都一无所知。此事,就需要考虑在展厅中配合使用地图,帮助观众首先在空间地理上建立概念,辅助理解。

艾米塔什博物馆研究员 Maria Menshikova 分享介绍展览策划丝路主题展的思考

其次,借助技术打造沉浸式的参观氛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来自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策展部姜建佑,从“金人的摇篮——哈萨克斯坦”特别展览实例入手,分享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做法。考虑到很多韩国观众并不熟悉草原文明、草原生活,因此在展览策划过程中,馆方特别借助VR技术、场景复原等方式,打造沉浸式的展示氛围,观众可以通过VR感受到草原氛围,展厅中特别搭建的帐篷也能提升代入感。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姜建佑 以“金人的摇篮——哈萨克斯坦”展览为例分享介绍

同样,纽约大学美术研究所沈雪曼教授在策划“敦煌石窟寺: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展览时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为了能使美国观众有身临其境参观石窟的感受,策展团队同专业的虚拟实景公司合作,借助科技打造虚拟石窟寺场景,辅助观众参观。此外,在展览期间策展团队还特意从中国借入复制石窟,观众可以在现实中进入参观,感受石窟寺的氛围。

纽约大学美术研究所 沈雪曼 从自身实践出发,反思丝路展策展人在西方需要处理面对的约束和潜力


多角度、多层次的交流共享

既关注临时展览,也关注常设展览

在此次论坛上,23名策展研究人员大多分享的是本人参与策划的临时展览,而来自亚洲文明博物馆的策展人Stephen A.Murphy则同参会嘉宾们分享了他设计丝路主题常设展的经验。

亚洲文明博物馆的 Stephen A.Murphy 详细介绍馆内唐代沉船展厅

该展览着眼于唐代沉船,选择专题为主导的陈列方式,从唐代沉船上的收藏品开始故事的讲述。值得一提的是,在展览的过程中,为了吸引普通观众的兴趣,展览策展方展现了打捞沉船的方法、打捞过程与考古发掘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也将考古、打捞过程中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一并展示,向公众介绍目前有关海洋文化遗产的讨论,并欢迎观众发表自己的意见。

亚洲文明博物馆 唐代沉船展厅(图片来源于官网)


既着眼线下展览,也有着眼线上展示

纽约大学美术研究所的 Judith A.Lerner 分享介绍线上虚拟展览

与很多拥有实物展品的线下展不同,来自纽约大学美术研究所的Judith A.Lerner教授在论坛上分享了她和团队设计的一个线上展。该展览主要展示了公元5到8世纪丝路沿线的粟特人,希望通过数字媒体,实现从交互地图到3D摄影测量、从考古遗址的无人机镜头到知名学者的视频采访展示,全面诠释丝路上的粟特人的生活和文化。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个展览,是因为在现实当中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间文物互借存在难度,从而导致一些内容因为展品不足而无法全面解读。因此,诞生了这样一个虚拟展览。展览由音频、视频、地图、可交互内容、工具栏、介绍性论文、25件展品介绍等内容组成,观众随时可以通过线上浏览,了解粟特人生活区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
此外,在线上平台,展览方特别发布了11篇有关粟特人研究的英文论文,从语言、饮食、时尚、金属加工、音乐等等方面详细介绍粟特人的生活与文化,供有更多研究需求的观众阅读。与此同时,面对不想进行大量内容阅读的普通观众,展览方也同样精选了25件物品,以图片配合简要文字介绍的形式呈现粟特人的文化,供想要简单了解、学习的观众观看。

既关注内容本身,也注重品牌打造

广东省博物馆馆长魏峻 以“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的海贸传奇”展为例,介绍海丝主题展览的设计策划

优质的展览内容能够给观众带来良好的参观体验,而在展览之外,其他配套开展的教育活动、公众服务、宣传推广等内容也同样会影响观众的参观效果。作为一名策展人,除了在展览内容本身设计上需要花费心思外,对于展览外延内容的拓展也需要认真思考、设计。
 “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的海贸传奇”展览海报
在此次论坛上,广东省博物馆馆长魏峻分享了本馆在展览内容之外所做的其他创新。以“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的海贸传奇”展览为例,为丰富展览的外延、增强观众了解,展览期间广东省博物馆联合当地在地铁站、机场进行线下推广,同时还通过线上平台、APP开展在线推广。其次,在教育活动方面,既有针对教师群体的培训会、也有针对学生设计而特别设计的策展人课程。力图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学生深入了解展览、了解策展人这一工作,使得策展本身不再神秘。此外,在展览期间广东省博物馆还尝试了创新服务形式,特别在展厅内开辟两个休息区,并挑选了适合的馆藏图书分别供儿童和成年人在此休息阅读,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与反馈。

结语

作为国际范围内首次将丝路展作为一大展览门类单独进行讨论的论坛,23名策展人在注重学术探讨的同时,又不拘泥于单一问题讨论,在论坛期间,贡献了许多新的想法和思路。在未来,期待丝路主题展览能有更多创新,也期待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博机构能够开展更深入广泛的合作,使得丝路文化解读更加丰满立体。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