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委会和中国丝绸博物馆共同主办的“2019博物馆手艺传习”研讨会于4月26日-28日在国丝馆举办。国丝馆馆长赵丰以《社区、中枢和全链式:2019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与丝绸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为题作主旨发言。
发言内容整理如下:
社区、中枢和全链式:2019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与丝绸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
消息传来,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将聚焦博物馆作为社区活跃参与者的新角色,主题将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同时,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还将探讨博物馆的新定义。很显然,国际博物馆界更加关注博物馆在新时代下所扮演的新角色,它不再只是一个以藏品、保护、展示、社教为主要功能的机构,而是在社区中成为活跃的文化中枢。近年来,作为专题馆的中国丝绸博物馆面向自己特定的观众和群体,开展以中国丝绸为核心的纺织服饰文化遗产的全方位保护以及创新,我们将其称为全链条,进行了一些探索,也有一些体会。在此,我们就结合自己的工作,来谈谈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提出的主题。
一
博物馆的导向:什么是社区?
2019国际博物馆日对博物馆自身定义的表述是:以观众为聚焦,以社区为导向(audience focused and community oriented)。观众是博物馆的主要服务对象,虽然有着很多分类,但总体不难理解,应该是进入博物馆或接触到博物馆某些展览和活动项目的人群。但社区是什么呢?官方发布里还有一句话:博物馆在保持其原始使命——收藏、保护、交流、研究和展览的同时,也在逐步增加新的功能,使自己与所服务的社区保持更加紧密的联系(museums have transformed their practices to remain closer to the communities they serve)。这里明确说的是,社区是博物馆所服务的对象,那么,这个社区又是什么呢?
所有的博物馆都有地域位置,无论是地标性博物馆,还是邻里博物馆,或者是我们所说的区域性综合类博物馆,他们总是代表着一个区域,代表着一方居民。所以,社区很容易被理解成为一个空间概念,就象在中国,社区的日常概念已经可以被解释成为街道和邻里。但对于一个专题博物馆来说,其相对应的社区概念应该不只是空间或地域概念。
社区的概念是从社会学来,英文原文是community。自梁启超以来,community和society一般都未加区别地被翻译为“社会”。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帕克(Robert E.Park)造访中国,当时还是燕京大学学生的费孝通先生等一众学生思来想去才将community译为“社区”。此后随着社会人类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community与“社区”一词之间的对应关系也相对稳定下来。但community也可译作共同体,1983年,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的名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出版之后,作为“共同体”意义上的community一度成为学者们趋之若鹜的关键词。我们经常所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community。
在博物馆以前的定义中,社区的概念很少被提及,但近年来讨论社区概念最热闹的可能算是非物质遗产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2003《公约》)和2008年通过的《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操作指南》)提出了社区、群体和个人的概念(the communities, groups and individuals),但并未对“社区”进行明确的界定。目前国内学界也只能从教科文组织出台的相关公约进行清理,或通过文本分析、乃至与其他包括宣言和建议案在内的国际标准文书之间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来进一步加以理解。当然在2003《公约》起草过程中,教科文组织智库的专家学者曾经试图对此进行界定。2006年3月在日本召开的“非遗保护社区介入”专家会议上提出:社区是由人类构成的网络,在其共享的历史联系中生发出的认同感或归属感,源于该群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传承(Communities are networks of people whose sense of identity or connectedness emerges from a shared historical relationship that is rooted in the practice and transmission of, or engagement with, their ICH)。我们认为,在UNESCO及与其关联密切的ICOM的相同语境下,这里的社区有可能是空间、可能是文化、可能是行业,特别是对于当今的大都市而言,空间已不是最具认同和归属的标志。同时,由于在《公约》中的“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有着明显的阶梯层次,也很容易让我们理解社区是相关群体以及相关个人更大的一个集合。换言之,如果博物馆所服务的邻里空间并不具有共享历史、并不享有认同和归属的话,那博物馆所服务的社区,则更大可能是有着行业归属和文化认同的群体和个人组成的社区了。
二
博物馆:如何成为社区的文化中枢?
在一个有着地理空间的社区里,文化中枢就是一个区域里的文化综合体。在一个以同业归属为主的社区里,文化中枢会涉及一个行业的产业链,或是说生态圈。我在2012年举办“时代映像:中国时装艺术1993-2012”时,曾经对这一概念表达了我个人的理解:中国丝绸博物馆进入时尚圈的宗旨是:完善时装的产业链和生态圈,从酝酿预测、到设计发布、到生产消费、再到博物馆的收藏、展示和推介,再到培育新的设计理念,让设计师和企业家对博物馆的捐赠和支持,和博物馆对品牌的宣传和引领,形成良性互动,让时装走入博物馆的殿堂,让博物馆进入时尚生态圈。
2019博物馆日提出的文化中枢,其实就是个类似的、但更为全面的准确的概念。博物馆成为时尚生态圈的一环,只是其中的一环,而文化中枢,则更加强调博物馆的基础作用、核心作用、主导作用。这里所说的原始使命包括收藏、保护、交流、研究和展览(primary missions – collecting, conserv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exhibition)。博物馆的历史也表明,这些使命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最初只是收藏,以及为了确保收藏持久的保护,相对只是个人或私下的,后来渐渐成为公众的,所以有了与公众的交流以及为了确保达成交流所必须进行的研究和展示。所以中国大部分博物馆的内部分工或是机构设置也多是这几个方面,藏品部或保管部、科技保护或修复部、社会教育部、研究室和陈列部。
不过,随着博物馆与公众关联的日益增加,其社会作用的日益扩大和地位的日益提升,博物馆的使命在逐渐延伸拓展,延伸的主要有如下方面:一是服务功能,博物馆渐渐成为一个社区的公众空间,人们来到这里不只是学习知识,同时享受各种服务,成为休闲时光。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无疑助推了这一过程;二是文创功能,博物馆的知识和版权成为新一代设计和生活的重要元素,为今天的设计产品和文化产业提供了支撑。这也就是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振兴,特别是创新。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十分明确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其实需要创意、创新、创造;三是生活方式的形成,博物馆不只是物质的和知识的,而是一个整体的文化,这就是博物馆与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生活更美好的关联。
所以,2019国际博物馆日表述的文化中枢,强调的是创意与知识相结合的平台,观众可以在这里共同创造、分享和互动。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知识遗产的宝库,一定也是提供创新灵感的源泉,这种创新可以是与旧知识相结合的创新,也可是观众间的或群体中的共创、共享,一定是互动的。这样的创新最后会形成新的知识点,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最后形成新的文化,并渐渐转变成为一个新的传统,为其所在的社区服务,并对新的一代产生影响。
三
全链式:丝绸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和创新性传承
作为一个专题博物馆,它的社区既有同业观众也有地域观众。通常来说,除了一些中央或部属的之外,一个专题博物馆落脚的地方,多少都具有或起码是曾经具有强大的行业基础,也会有一定的地域基础和优势。譬如中国陶瓷博物馆在景德镇、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青瓷博物馆在龙泉。中国丝绸博物馆和苏州丝绸博物馆也是如此,1986年的纺织工业部和中国丝绸总公司曾为中国丝绸博物馆的落地终究在杭州还是苏州作过专门批复,正因为杭州和苏州都曾是、现在也是全国的丝绸重镇,有着生产、设计、消费丝绸的传统,这里有着丝绸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当然,对国丝馆而言,它所服务的更重要的社区是全国的丝绸同行,甚至是国际丝绸同行。如今,国丝馆的办馆宗旨已拓展成以中国丝绸为核心的纺织服饰类专题博物馆,倡导时尚生活方式。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有衣的需求,所以,这一社区可能会是所有研究、设计、生产、销售、实践并爱好传统服饰和时尚生活的人们。譬如从事纺织服饰教学和生产的同行、时尚界人士,再譬如广大的汉服同袍、旗袍爱好者。
于是,作为一个丝绸文化的中枢,国丝馆提出的是全链式保护、传承、创新丝绸文化遗产的理念。一方面是要保持作为博物馆的原始使命:收藏、保护、交流、研究、展示以中国丝绸为核心的纺织服饰文化遗产,普及其相关知识。
目前,国丝馆的收藏已经覆盖古今中外各个时间和空间的丝绸纺织服饰及相关藏品,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已成为国际同行所认可的纺织类文物的科研中心,此外也每年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不同层级的原创性展览,特别是丝绸之路和时尚生活两大系列的展览。
与此同时,国丝馆也已在逐步增加新的功能,形成新的、完整的丝绸纺织服饰文化遗产的保护链,使自己与所服务的社区保持更为紧密的联系。在这一方面,国丝馆采用了大量的与传统博物馆有所区别的举措。大约分为三个方面。
1、传统工艺的传承。
自建馆之初,国丝馆就一直致力于丝绸传统工艺的研究和丝绸文物的复制,特别是近年对老官山织机的复原和五星锦的复制,正是国丝馆利用文物研究、结合传统工艺所做的传统工艺复兴的工作内容。
2018年5月25日,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诛南羌四夷服单于降与天无极锦复制发布
此外,国丝馆也是全国唯一一家申报UNESCO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博物馆,于2009年牵头浙江、江苏、四川三省五市并成功将“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列入人类非遗名录,目前也是这一项目保护的牵头单位,即将成立“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保护联盟”。
同时,国丝馆里也开展大量活动设法为丝绸纺织服饰爱好者提供传承技艺的途径,创建了女红传习馆(Textile Training Centre),目前正开展织、绣、染、编、缝等五大系列的传习活动。日前刚刚举办了“博物馆手艺传习研讨会”,发起成立了“手艺传习博物工坊”,正是我们传习和传承优秀文化和振兴传统工艺的努力。
2、收集、整理已有的丝绸文化遗产知识库,并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在2014-2016年期间,联合浙江凯喜雅集团、以及浙江大学、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五家高校承担了“中国丝绸文物设计素材及再造”项目,收集了上万件丝绸文物资料,提取了数千种设计素材,设计了十多个系列的丝绸新品,最后出版了10卷本的《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广受欢迎。
《中国丝绸设计素材图系》
3、最为重要的或许是要倡导一种传统和时尚结合的生活方式,把创新的内容转化成为明天的传统。
2013年,我们曾联合中国美术学院一起在全国两会上推出重大场合穿着华装的倡议,试图改变和倡导一种新的礼仪服饰。2011年起,我们又联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和国家纺织产品中心联合举办年度时尚回顾展,至今已举办了8届。
2017年开始,国丝馆作为主场与杭州市旅游委员会联合举办了第一届杭州全球旗袍日,首次邀请国际知名设计师进行旗袍设计,并评出了法国设计师设计的杭州旗袍,同时举办了“旗袍秀非遗”大秀,以郭培、吴海燕等著名设计师为代表的带有各种传统工艺的旗袍走上了当晚的T台。
2018年起,我们又看到了广大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热情爱好,正式推出举办国丝汉服节,为汉服同袍这一社区提供专业、高端的平台。2018年第一届我们选择了历史上最具有汉服学理的汉、晋、唐、宋、明五个时代展开,今年第二届我们做的是“明之华章”,在后面会每年选择一个时代详做,为汉服界提供更为详实的历史资料,为汉服爱好者传承传统服饰文化提供必要的服务,也时刻关注和融入汉服界的创新过程。
我们觉得,这可能就是2019国际博协所提的,博物馆也在寻找新的方式来纪念其收藏品、历史和遗产,创造出对后代具有崭新意义的传统。所以,中国丝绸博物馆的slogan就是:一条丝线连结一条丝绸之路,一个博物馆倡导美好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