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丝路之毛:欧亚青铜至铁器早期毛织物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2013-04-11)
2013-04-11

  基于丹麦国家研究基金会纺织品研究中心(哥本哈根大学)和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签署的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开展欧亚大陆青铜至铁器早期的毛织物保护与研究,在此期间,“丝路之毛:欧亚青铜至铁器早期毛织物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4月9日到11日在杭州召开。 

  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科研基地主任赵丰研究员主持,发表的演讲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纺织品和服饰研究、纺织品科学研究、新疆地区的考古发掘。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分别来自丹麦、日本、德国、香港等地,也吸引了一批对古代纺织品感兴趣的观众。


 

  在第一部分“纺织品和服饰研究”系列讲座中,丹麦纺织品研究中心的Eva Andersson Strand教授、Ulla Mannering研究员等人就丹麦早期纺织工具、青铜时代的羊毛织物以及史前皮革制品进行了精彩的讲座,让在座的听众明白即使没有文物保存下来,但是通过对纺织工具的分析,结合实验考古学、比较不同遗址环境和特定地区纺织品生产也能让我们对古代纺织品技术有所理解。在该部分讲座中,科研基地的研究人员杨汝林、王淑娟等人以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的史前毛织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就腰衣、斗篷和毡帽为例,介绍了当时可能存在的毛纺织技术。



  第二部分的讲座为“纺织品科学研究”,丹麦纺织品研究中心的Karin Margarita Frei博士介绍了一种基于锶同位素的纺织品产地研究方法,这一方法将成为重要的古代纺织品分析手段,以用来解决羊毛和植物纤维的来源问题。相应地,科研基地的周旸研究馆员采用截面与纵向形貌的比较方法鉴别了小河墓地出土毛织品的纤维种类,推测了不同地层出土毛织品的劣化状况。此外,丹麦纺织品研究中心的Luise .rsted Brandt研究员提出了分析羊毛DNA的方法来解决纤维来源的问题。最后,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的Jorie Johnson阐述了利用三种基本方法对正仓院收藏的毡毯进行图案和设计比较。

 

 

  第三部分的讲座在4月10日进行,为了配合本次学术研讨会,中国丝绸博物馆还承办了“瀚海沉舟——新疆小河墓地出土毛织物的整理与研究”的展览。上午展览开幕式结束后由新疆考古研究所前所长伊迪里斯研究员介绍了新疆地区早期文明的概况,重点以小河墓地为例。下午由新疆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文瑛研究员从织物的形制、纹样、组织等方面详细地概述了新疆地区出土的毛织品。 



  “丝路之毛:欧亚青铜至铁器早期毛织物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旨在探讨和比较欧亚不同地区毛织物的来源、加工、纺织品工艺、染料等内容,本次会议是中国丝绸博物馆与丹麦纺织品研究中心的初步合作,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必将推动欧亚纺织品对比研究。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