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与其它五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公约一起,旨在确保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创造力得到发扬,使全球每个人,不论文化和宗教背景、性别、年龄和能力,都能维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和身份认同、培养文化创造力,并参与文化生活。
8月17日,为了将博物馆的文化服务回馈更广大的社会公众、丰富听障人士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国丝绸博物馆特邀请了20位听障观众来馆参观体验。来自杭州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的吕育蔚、谭凤玲等老师为本次参观体验提供了手语翻译服务。
讲解员为听障观众们讲解了暑期两大特展“文明大观: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和“丝路绮粲:16-17世纪匈牙利艾斯特哈兹家族丝绸服饰展”。他们对展览表达的敦煌文化表示出了很高的热情,从出土的随葬品到莫高窟供养人,从艾斯特哈兹家族珍藏的挂毯到马鞍,尽管言语沟通不畅,他们也通过手语老师频频提问。例如,通过敦煌展,他们了解到原来在丝绸之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并非只有沙漠之舟——骆驼,主要为驴、牛、马等。在285复刻洞窟,他们更是表达了惊喜和热情,专注地听完了讲解员讲述的洞窟文化故事。
为了让听障人士了解、走近传统女红,国丝特别安排了他们体验传统染色技术——扎染。手工老师为大家讲解了扎染的历史、技法等。大家在这里亲手体验非遗技艺,制作扎染丝巾,收获满满,“好评”不断。
听障朋友们非常喜欢这次活动,直言“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文化、第一次体验到了传统扎染工艺”“感谢中国丝绸博物馆组织这样的活动,我们非常喜欢”……在温馨的氛围中,本次听障人士专场手语无障碍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