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2022年学术研讨会在新猷资料馆举行。来自陈列保管部、技术部、国际交流部和社会教育部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23位报告人分别就“藏品研究&陈列展示”“价值认知”“国际交流”“科普宣教”四大主题版块分享了各自的学术成果和工作心得。本次研讨会由国丝副馆长张成名主持。
国丝副馆长周旸致辞并回顾了历年研讨会,并对本次会议分享的报告提出了期望:希望大家的分享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并且都能有内容、有逻辑、有表达;更希望馆内每年开展的研讨会能在大家心中埋下科研的种子,岁岁年年,慢慢发芽,逐渐成长。
国丝名誉馆长赵丰作“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观后记”讲座,并对研讨会报告进行点评。赵馆长指出,2023年国丝馆首号文件《中国丝绸博物馆自立课题申请及管理办法》出台,主题词就是“培育”,培育人才,培育项目。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是一个难得的交流平台,希望大家互相学习,提高研究能力,进一步打造我馆“研究型”专题博物馆的特色;大家在不同的岗位做着不同的研究,要坚持创新,要向大家展示和交流“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新领域”,以期进一步提升国丝馆的综合研究能力。图片
国丝馆长季晓芬在会后做了总结性发言,表示本次研讨会收获颇丰,我馆四大特色中“研究型”是最重要的亮点,馆内研讨交流是非常好的形式,也非常必要。人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也要争取“春满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做研究是帮助我们从日常的工作中跳出来,借助更高的视角来看工作,以期对工作有更大的启发。国丝年度研讨会是一个互学互助、跨界交融的平台,打破了不同部门、不同工作的岗位壁垒,不仅能提升个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更有利于学术团队的培育;未来要增加研讨频次,提高研讨水平,鼓励大家要勇于迈出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连璧以通天——从馆藏织锦袖子残件看汉晋时期流行的连璧锦
徐 铮(陈列保管部)
锦是中国古代丝绸品类中最为贵重的一种,代表了古典丝织技术体系的最高水平,同时,它的图案变化也十分丰富,纹样题材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时尚流行。报告以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汉晋时期织锦袖子残件为研究对象,从工艺和图案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中一片连璧锦,结合相关实物、文献和图像资料,探讨在神仙思想流行的大环境下,“棺饰连璧”制度对当时织锦图案设计的影响。
中外纺织品藏品的定名差异——以《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为例
周娅鹃(国际交流部)
科学规范的藏品定名及英译是衡量一座博物馆专业度和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报告人通过《敦煌丝绸艺术全集敦煌卷》的英文写作经历,发现中英藏品名称并非严格对应。本次报告便以《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为例,通过举例比较,分析了中外纺织品藏品的定名差异。
吐谷浑古国的历史复现——以都兰热水考古 40 周年展为例
陈架运(国际交流部)
报告人分享了她对吐谷浑热水墓群的实地考察,对40年来海量考古成果进行了梳理并介绍了系列主题展览的策展过程,重点研讨了基于热水考古四十年的基础,如何从考古的视角策展,展现考古者坚持发掘四十年的历程,复现古国在青海道上的风光。
如何合办民族服饰展,让民族遗产“活”起来
——以中国丝绸博物馆“桂风壮韵”展为例
金琳(陈列保管部)
少数民族服饰及工艺是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举办民族服饰原生态展,是传承和让民族遗产“活”起来的最佳方式之一。中国丝绸博物馆与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合策划举办“桂风壮韵:壮族服饰文化展”,整合两馆研究资源,立足于壮族服饰文化和壮锦织造等研究成果,创新“壮乡之夜”、文创衍生品等各种交互体验项目,探索构建“展览+研究+社教之夜”民族服饰系列展览品牌模式,以弘扬和传播民族服饰文化。
“实用与摩登: 20 世纪男士时尚生活”展策展心得
赵帆(陈列保管部)
策展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报告人以自己在“实用与摩登:20世纪男士时尚生活”策展为例,分析在展览名称的构思,展览大纲的策划,设计方案,展品挑选等方面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关于博物馆数字藏品的国内外实践现状及思考
潘 璐(社会教育部)
创新技术在博物馆领域的应用需要考虑负责任创新问题,应当切实为博物馆数字化创新赋能,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力量。本次分享以在博物馆语境中NFT数字藏品的引入和应用为例,简要说明NFT数字藏品的基本定义、不同类型,结合国内外博物馆数字藏品的实践案例,指出数字藏品能够助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并增强博物馆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同时也可能对监察机制、公众资源保存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IMB-sELISA 技术解锁丝绸残留物的快速富集和检测
郑海玲(技术部)
免疫磁珠双抗体夹心法ELISA(IMB-sELISA)采用丝素蛋白单克隆抗体和丝素蛋白单克隆标记抗体,将磁珠与其一抗体偶联形成固相载体,制备出免疫磁珠,将其加入到待测土样溶液中,结合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在很短时间内即能得到样品中残留的丝素蛋白含量信息。IMB-sELISA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土壤样品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其优于其他化学方法,能同时实现样品富集和检测。该研究为墓葬环境中丝绸残留物的发现提供了一项创新方法,对古代丝绸溯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皮革文物的微量胶原蛋白提取预研究
杨海亮(技术部)
蛋白质组学分析具有取样量少,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但面对皮革制文物,由于其降解产物及外界杂质的影响,胶原蛋白的提取纯化和分析模式是开展基于蛋白质组学鉴别皮革文物材质的关键。通过制备一种磁性壳核结构材料,能有效富集纯化微量胶原蛋白,提高质谱分辨率,并结合DDA和DIA两种蛋白质组学分析模式,实现皮革样品的质谱微量分析,有效找出鉴别不同物种皮革的特征肽段,可实际应用于古代皮革制文物的材质鉴别。
广西民族博物馆藏大纛旗的科学价值认知
刘静轩(技术部)
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1933年桂北瑶民起义大纛”是瑶族人民奋勇抵抗国民党残酷统治和封建压迫的重要历史物证,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大纛旗检测可知其材质为棉纤维,织物均为单层织物,一上一下的平纹织物最为常见,此外还有二上一下的斜纹织物和二上二下的斜纹织物及单层提花织物。旗面色彩丰富,有使用铅丹、群青、祖母绿、舍勒绿和雌黄等颜料进行彩绘。初步的检测结果反映了瑶族民族精神的传承以及瑶族和汉族文化的相互融合。
青海都兰县博物馆藏元代妆金鹘兔胸背海青衣研究
杨汝林(技术部)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这一时期,无论是服装款式还是花色设计,都有空前的提高。海青衣是这一时期十分常见的袍服,因其袖子长短可调节,方便生产生活而受欢迎。都兰县博物馆藏该件海青衣形制特征明显,前胸后背以妆金工艺为主装饰有胸背,纹样生动,有浓厚的蒙古少数民族的生活气息。为了对该件文物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特对其进行分析、检测及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保护修复,使之适于展览陈列。
棉纤维的传播实证
贾丽玲(技术部)
棉麻丝毛是最常用于纺织的四种天然纤维,而棉纤维是当下最大宗的一种纺用纤维。本报告基于考古发掘出土的文化遗存和历史文献记载,梳理了棉纤维的世界起源及在国内的传播过程。探讨了棉花种植及纺纱织造产业于元宋时期在国内全面铺开、高速发展的原因。
疫情下博物馆出境展览的探索——以“丝绸与丝路”主题流动展览为例
李晋芳(国际交流部)
2021年-2022年中国丝绸博物馆在意大利、法国、比利时、乌兹别克斯坦、捷克、美国(线上)分别举办了“丝绸与丝路”的主题流动展览。本次报告主要介绍这个系列主题展览的缘起和发展,并对照展览的评价体系,分析现有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的出境展览提供借鉴和参考。
过眼的中外蚕桑丝织
罗铁家(国际交流部)
报告以三项涉外工作内容为基础,介绍相应的中外蚕桑丝织,进而提出开展国际化交流需要重视基础工作。这三项工作,分别是1、梳理UNESCO人类非遗项目清单中的纺织类项目;2、收集世界丝路互动地图中的蚕丝遗产数据;3、翻译V&A出版的书籍《SILK: Fibre, Fabric and Fashion》。
丝路上“四神”信仰的流变
陆芳芳(国际交流部)
“西海长云”展中有一组文物,是来自都兰县博物馆的棺板挡头“朱雀”“玄武”。作为汉文化中典型的“四神”信仰的元素,展示了丝绸之路上东方文明给予的影响。本报告从“四神”信仰的源流、图式构成、在墓葬中的位置、信仰的传播(考古发现)以及意义五个方面,梳理了四神图像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8世纪中国丧葬习俗中的应用。
博物馆职业道德的介绍与思考
王伊岚(国际交流部)
报告人介绍了国际上关于“博物馆职业道德”这一话题的讨论和协助赵丰作为国际博物馆协会道德常设委员会(ETHCOM)委员(2020–2022)时的一些具体工作。现可供参考的《国际博物馆协会职业道德准则》还是1986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大会上通过的版本,仅在2001年和2004年更新并修订过。时隔近二十载,目前国际博协的《道德准则》正在修订中,并在全球范围广泛征集博物馆人的意见。中国博物馆人应积极地与全世界博物馆从业者产生沟通,发出声音获得话语权,也参与到国际博物馆行业的治理中。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流传西方的马面裙改造设计
杨文妍(陈列保管部)
报告人在做“亦真亦幻:19世纪末至20世纪西方视野下的中国服饰”展览,梳理展品的过程中,发现基于马面裙改造的服饰类型特别丰富,且马面裙原型的形制也各有不同。把这批基于马面裙改造的服装与馆藏相似的马面裙原型实物进行对比研究,同时联系国内外其它博物馆的相关藏品,分析西方人是如何对马面裙进行改造设计的,并总结这类设计的逻辑规律。
目的论视角下,博物馆展览文本的翻译——以中国丝绸博物馆为例
官 琴(社会教育部)
博物馆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丝绸、服饰文化的传播改变着国外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度,因此展览文本的英译显得尤为重要。文物展览文本往往包含大量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内容,给翻译造成了诸多困难。本报告主要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选取了中国丝绸博物馆丝路馆中的双语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博物馆展览文本翻译实践中“目的论”的体现。
全球视野下的古代染料
刘 剑(技术部)
色彩能够反映古代纺织品的文化、历史、艺术、科技等价值,其物质来源主要为天然染料。早期世界各地的染料因地域特色而各不相同,在早铁时代,欧亚大陆的人口迁移使染料和染色技术发生交流。到了大航海时代,美洲和亚洲的染料品种已经出现在欧洲纺织品。本次报告回顾了近十年国内外专家对古代染料的研究成果,为今后开展多学科交叉的染料全球史研究提供重要的文献基础。
浅谈服饰类展览的社教活动策划思路
余楠楠(社会教育部)
服饰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各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情况、人文风貌和审美风尚。对于传统服饰文化的展示、研究和宣教,是相关领域博物馆的工作重点之一。服饰类展览资源的利用和宣教,需要专业的宣教人员与研究人员合作策划,多元化、分众式、系统化地推出教育活动,加强展教合一,寻求社会协作,以期能够提高观众走进博物馆、参观展览的积极性和了解传统服饰文化精髓的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小而美”的跨界文博联动——以吴文化博物馆特展与游戏江南百景图联动为例
梁严艺(社会教育部)
相比博物馆与其他行业及品牌联动的案例,博物馆展览与游戏作品联动较少,本报告以吴文化博物馆特展“吴门吾景——明清吴中山水胜景”与游戏江南百景图的跨界联动活动为例,分析此次联动对象选择合理性、联动优点以及成功之处。图片
中国丝绸博物馆IP授权工作及思考
孙培彦(社会教育部)
结合博物馆IP授权政策及国丝IP授权工作,讲述博物馆IP授权流程、授权内容、授权工作中的注意事项等。总结近几年国丝文创工作成果及经验,思考国丝文创发展思路及重点。